【摘要】: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世贸组织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和重要的机制,既能够分担出口商面临的收汇风险,还可以便利出口企业的融资,已逐步成为一国政府支持出口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试从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发展趋势入手,以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情况为参照,结合我国实际,探讨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试图回答如何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这一问题。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趋势、建议
【正文】: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为企业的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提供风险保障的一项特殊的政策性支持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制,既能够分担出口商面临的收汇风险,还可以便利出口企业的融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国际贸易政策的逐渐透明化,许多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出口的手段要逐步被取消,如出口补贴、出口退税等,而出口信用保险将成为一国政府支持出口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国际需求锐减,出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国家政治风险及汇率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在国外的发展趋势
(一)经营机构的私有化、商业性
在全球范围内,出口信用保险走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总体趋势是由国有化、政策性向私有化、商业性转变。早期的出口信用保险都是政策性保险,并大多由政府直接承办。如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加拿大出口发展公司以及挪威出口信用担保局等都是典型的国有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当时各国都把出口信用保险界定为政策性业务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出口信用风险大,不可预见的因素多,需要政府直接经营或特许经营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二是出口信用保险具有鼓励厂家出口、推动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正的外部性,在其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动。 新形势下拓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思考(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