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大了审核成本,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
有些跨国公司通过多家认证机构执行检查,在考核和监督过程中,由于多家机构检查和频繁的检查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厂商的正常生产,使生产厂商的利益受到损害。据估计,从1995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至少已有8000多家工厂接受过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审核。有的工厂一年接受50多次客户验厂,有时一天就有两家客户同时验厂。这样,大大增加了企业审核的成本,损害了企业利益。
4、经济问题政治化
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者已与人权组织联手,以SA8000为名义,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及皮制品、小家电等行业的出口进行全方位的限制。如国外一些人权机构借此对进口商施加压力,要求其进口获得SA8000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还有一些社会团体要求对达不到劳工标准要求的企业征收社会反倾销税。随着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及其相关人士对各类产品生产是否存在侵犯劳工权益、滥用童工及歧视情况的关注,国际人权组织通过跨国公司在对我国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标准检查时,将获得的企业违反劳动法律的情况,扩大为我国的人权问题,把经济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这将对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四、我国应对SA8000的具体对策
保护所有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和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面对SA8000所带来的挑战,作为政府和企业,都应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应对。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目前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审核和评估在供应商中推进,政府基本上没有介入。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政府在领导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仍然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缺乏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基础和各种社会力量的情况下,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积极改善国内劳工条件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广东省的外资企业所作的调查,其统计数字令人担忧:1/4的员工不能按月领取工资;50%的工人被迫每天工作在8小时以上;62%的工人一周工作7天;1/5的人经常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骚扰;半数以上的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据《工人日报》报道,仅1998年在广东某市外资企业打工的工人,一年里就被机器切断了10000多只手掌或手指。(注9)这种状况不仅仅广东省有,其他省市也存在,改善国内劳工条件已刻不容缓。作为政府,应积极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1999年,国家经贸委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MS/SK18001,作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试点标准。但作为自愿性的标准,在企业中的认知程度还不深,应加大对该标准的宣传并积极在出口企业推广。
2)依据我国目前已有的相关行业和工业劳动标准,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抽查。对于使用童工、违反工资和工时规定、存在严重职业安全的企业处以重罚。
3) 加强对SA8000的研究力度,使企业了解并树立危机意识,自觉提高劳工标准。
4)为工人反映情况创造便利的渠道,劳动管理部门应迅速做出答复,以保护劳工的权利。
2、加强SA8000标准的宣传、培训,增强企业的危机感与社会责任意识
由于我国许多相关部门和大多数企业对SA8000标准不了解,特别是许多出口产品的企业不知道SA8000标准的要求,在出口贸易中处于完全被动状态。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SA8000标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一是大力宣传SA8000标准的内容,提高出口企业认识,更新观念,使企业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责任已成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随时都可能遭受国外采购集团社会责任的要求,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撤单的危险,从而增强企业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二是多形式地开展SA8000标准培训工作,使企业充分了解SA8000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推行意义。总之,通过宣传和培训,使企业不仅知道SA8000标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SA8000标准的要求,从而尽快地取得SA8000认证,打开通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
sa8000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8(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