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远看,推广和使用包括SA8000在内的国际标准,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为此,我国要组织专门机构认真研究SA8000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改变我国社会责任问题主要由跨国公司推动的被动局面。要积极参与SA8000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立场,警惕和抵制以社会责任为名的贸易保护主义。目前,SA8000虽然已被一些发达国家所采用,但并未成为ISO标准,其条件还可以修订,因此,我国政府应及早通过国际途径,对SA8000中规定的不适宜条件提出修订意见,使其规则变得较为合理。
4、建立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我国应密切关注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变化,及时收集、整理和掌握信息,并向相关部门和企业发布,使他们做好防范工作。同时,应结合我国国情,对国际社会责任标准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立法程序将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并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建立新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使我国企业有所遵循,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与国际接轨。
(二)建立企业应对之策
在应对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活动中,政府不能包办一切,只能起到保障、支持与引导的辅助作用,企业才是市场活动的主体,市场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这个主体。作为企业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的竞争,目前,我国产业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受SA8000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企业要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生产和出口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努力扩大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国际贸易空间,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这样,企业才会对改善劳工工作条件有较大的投入,方能突破发达国家的社会壁垒,也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积极参与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
SA8000目前已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认可或采用,它越来越成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只有通过认证,才能被国际市场所承认,才能具有国际竞争力,只有迎难而上的企业才能永立市场竞争的浪尖。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劳工问题是当前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个敏感的问题,它是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经过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后,劳工标准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合理的工作条件和融洽的劳资关系即将成为一种新的竞争优势。彼得•格鲁克在《管理实践》中谈到:重要的是管理者应当意识到他们必须考虑公司政策和公司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他们必须考虑一定的行为是否有可能促进公众的利益,有利于社会基本信仰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强盛与和谐。(注10)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认识。良好的社会责任管理需要公司全体成员的参与和合作,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让每一个员工真正了解SA8000标准。语言大师赵元任说过:人在肚子不痛的时候,想不到自己有个肚子。(注11)很多公司在接受买家审核后才发现内部存在的问题,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邀请专家讲解劳工法规和欧美客户要求,提高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认识,采取措施改善工厂劳动管理,这不失为一种好的补救方法。
3)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审核,持续改善。企业实施SA8000标准,要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建立预防和反馈机制,并且要定期审核,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酿成严重的劳资纠纷,如集体罢工、媒体曝光或法律诉讼等。对于某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厂房设备、工作条件、福利设施等,公司可以长远规划、逐步提高,最终通过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
3、合理利用SA8000标准,推动全面进步
单是追求SA8000认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全盘考虑对运营的影响。为此,企业更应做到:
1)合理利用SA8000标准重新设计制造成本。企业原先人为地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现在单靠这一点已是非常困难,SA8000迫使你思考你的员工、你的生产流程的效率如何。举个例子,菲律宾一个出口商生产贝壳灯罩,SA8000迫使他们重新测算生产成本,结果发现工厂的效率远低于标准。通过研究,公司意识到所买进低质低价的贝壳,其中一半原材料会白白扔掉。改为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后,材料费虽然贵了,但效率会更高,工人的工资也得到提高。经过改造,公司的产品打开了以前因成本和道德问题而没能进入的新市场。这个例子显示,即使是小公司也能从SA8000得益。中小型出口公司成功的关键是提高生产力。《供应链》杂志的萨拉•汉考克说:“劳动力标准和生产力之间有一种相互作用关系。社会责任感强的工厂生意往往比别人做得好。”(注12)
2)合理利用SA8000标准改进生产经营。相关企业要调整经营方针和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将SA8000优秀理念和各项要求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同时,也要对企业的供应方加强社会责任控制和约束,保证企业产品从原料采购到生产的全过程都符合社会责任规范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方可能对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管理成果的冲击。在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层次中,要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从上到下的各个层次,推动企业全面进步。
五、结束语
SA8000标准既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是万恶的潘多拉。我国企业需要社会责任标准,尤其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社会责任标准。惟有如此,我国企业方可获强健、持续与和谐之发展。因此,我们既不可不分良莠,全盘照收;也不必不问皂白,拒之门外。聪明的办法是:直面其挑战,“本土化”改造之!
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拿来主义》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文章,抄录如此,当可借鉴:“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坏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引文注释:
(注1)中国企业联合会:《共享和谐——解读SA8000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40页。
(注2)中国企业联合会:《共享和谐——解读SA8000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344页。
(注3)中国企业联合会:《共享和谐——解读SA8000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345页。
(注4)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95~196页。
(注5)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99页。
sa8000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8(六)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