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一直在高速增长,外贸出口额在激增,导致的副作用就是中国和很多国家之间产生了贸易摩擦,中国巨额贸易顺差使得西方很多国家嫉妒,并且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成为不少国家政治斗争博弈的工具。2005年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美国的纺织品贸易配额贸易纠纷、众多国家对中国多项商品实行的反倾销、西班牙焚烧中国鞋和俄罗斯扣押中国商品的一些做法等全部都是贸易摩擦引起的。由于中国劳动力低廉,并且汇率上相对来说对中国出口有利,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有些抬头的年代必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的影响,这样必然导致经济摩擦。所以我国应当适量增加进口和保持进出口额的均衡,而汇率政策的变动就是对外贸的引导。
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美、日、欧等国两个方面的企图:一是削弱我国竞争力,阻止外资继续大规模流向我国;二是为美日欧经济低迷寻找“替罪羊”,“转嫁经济低迷”。其实,无论对于欧洲、日本、美国还是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都不仅仅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注4)。以经济的视角论之,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在不损害我国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也有益与他国的经济改善,才是合乎博弈规则的共赢之路。
三、汇率制度改革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美元汇率直接下调2%导致国际结算产生的汇兑损益
原先的银行买入价一直为8.2641,维持了有半年之久,并且五六年以来一直在8.2640—8.2675这个狭窄的空间范围内波动,这样导致外贸出口企业在出口时根本就不需要考虑外汇汇率变动这一情况的发生,等到2005年7月21日汇率变动后就出现问题了:美元汇率直接下调2%,这样导致外贸出口企业的应收款和已经同外商签订合同的业务销售额按照人民币计算额直接贬值2%,这就是说这些业务的净利润直接减少了2%;还有企业之前放在银行里的外汇现汇直接就损失2%。目前我国很多外贸企业的利润率本来就不高,2004年出口退税率下调时一般的外贸企业的净利润率已经下降了2%-4%不等,这次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了。
对于进口企业和有外汇债务的企业来说这次汇率变动就有很多好处。美元汇率下调,使得人民币升值,单位的人民币可以比以前兑换更多的外汇,这样付款或者还款时可以少支付一些人民币了,但是我国总的进口数额小而出口数额大,总体来说还是损失大一些。
(二)对于原先处于低端竞争中的外贸企业产生的生存压力
由于汇率变动,单位美元可以换取的人民币变少,导致外贸企业利润率降低。我国很多外贸企业是销售低端外贸产品的,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类、箱包类、鞋类、工艺品类等外贸企业,它们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无太多附加值的并且是没有自主品牌的产品。这些企业在整个经济业务食物链中处于最底层,在整个业务链中价格的话语权很少,只能接受上层经济食物链企业的不合理价格,并且现在人民币还是有预期继续升值的可能,这样他们生存难度就更大了。
有很多观点认为中国劳动力廉价,这样可以生产廉价的外贸产品;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劳动力成本最重要的是单位成本的效率。还有观点认为:单位劳动力成本和汇率是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的两个重要的变量,基于劳动力成本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才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单位劳动力竞争的变动趋势。我国的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有效实际汇率如下表:
中国以单位劳动成本为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ULC-BASE REER)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ULC-REER 1.337 1.111 1.043 1.055 0.933 0.797 0.607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ULC-REER 0.519 0.546 0.56 0.537 0.486 0.481 0.529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ULC-REER 0.42 0.492 0.503 0.61 0.556 0.461 0.449
(文献来源:张礼卿:《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254页和第259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开始的10年里比较明显;后10年,在国际竞争力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劳动力的劳动报酬的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缩窄,因此提高劳动成本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否则我国的那些靠廉价劳动力争取市场的行业与企业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的生存将越来越难。现在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权益,并且对于劳动法的监督越来越严格,加上国外买家对于国内生产企业劳动者权益的要求和检查月老越多,以上的结果必定使得工厂不可能通过工人长时间加班和减少劳动者保险福利等方法减少生产成本,这样必定使得低端产品的生存难度加大。
(三)汇率波动对于外贸企业债务债权管理产生的影响
汇率改革前,由于汇率一直很稳定,对于外汇波动对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影响考虑的很少,但是现在美元汇率的直接下调和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的变动对与债权债务管理的影响就加大了,现在的企业想快点收回债权和扩大债务,但是应收款期限的缩短将严重影响外贸业务量,还有扩大外汇债务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这点企业不得不考虑到。另外热钱大量以各种不同形式进入国内,汇率风险加大导致现在应收款和外债的管理难度加大。
(四)对于外贸企业的吸收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产生的影响。
现在汇率的波动对吸收投资和对外投资都有影响,由于汇率的变动导致吸收的投资或者对外的投资的价值发生变化,对于股权结构都产生问题,下面以吸收投资为例:
有一家合资企业,约定中外双方各50%的股份,外方100万美元,按照签约时约定汇率,中方出811万,假设3个月后投资全部到位,这时如果人民币汇率是7.8,这样实际的双方投资额是780万和811万,虽然双方约定股权比例一致,但是实际上情况不一样,股东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如果汇率变动更大一些问题就更大了。对外投资也一样是问题,投入出去的外币投资计价要发生变化。
(五)对于外贸企业管理上产生的影响。
在原先美元汇率变动很小的时候,大部分外贸出口企业喜欢用美元作为报价的货币,对美国以外的国家的客户也是这样。因为以前美元对于人民币基本没有波动,签订外贸合同时对于签订的业务的损益情况很简单就能够计算出来,外贸业务员很清楚知道业务的利润情况,这样签订合同时就有底。但是汇率制度改革后原先的计算基础没有了,由于从签订合同到出货再到收款时间会间隔很长(本人所就职的公司平均周期为5个月左右),而几个月后的汇率如何现在很难说得清楚,这样导致签合同时不能把握收汇时的汇率,这样汇率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外贸合同签订和利润预估,这样对于外贸企业的业务管理就提出新的问题。
四、针对汇率制度改革对于外贸企业的影响所采取的对策
(一)外贸企业提高自身实力,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对抗风险的实力 试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