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的波动,但是销售利润下降十分明显。
图1.柯达2000年与2003年销售额和利润的比较
资料来源:柯达2000年与2003年年报
在2003年,柯达终于决定实施战略性的转变—向新兴的数字产品转移。虽然柯达当时已经慢慢地向数字科技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相对于其他公司的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还是反应迟钝。其次,高层管理人员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2012年1月10日,柯达公司的股价为58美分,此时已是连续一个多月低于1美元。在它巅峰时代的1999年1月,柯达股价曾高达78美元。1月19日,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向美国破产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和业务重组申请。董事长和CEO安东尼奥•佩雷兹( Antonio M. Perez )表示 “董事会的成员和整个管理层一致相信,为了柯达的未来,这是不得不走出的一步,也是正确的一步。”,因为申请破产保护将让柯达能够发挥所拥有的资产的最大价值,包括向手机和其他设备商授权数字成像等专利。过了一段时间后,纽约证券交易所发表声明称,柯达公司“不适宜上市交易”,柯达股票将被停止交易。2012年4月20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正式宣布破产,正在进行资产评估和拍卖!
(三)研究柯达公司竞争战略的意义
柯达公司曾经一度是胶片行业的领头者,却在短短的几年之内由巅峰跌到谷底,难道是战略转型不成功导致破产的又一个例子?
柯达公司在它130多年的历史中,遇到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难,大部分都化险为夷让公司继续发展下去,但是在数字化时代到来的时候,被市场淘汰,一个影像帝国如火如何会从盛极走向衰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记录的。
研究柯达公司所选择的竞争战略,探讨胶片巨头被数码时代淘汰的原因,可以给现有的企业带来很多有意义的思考和可以借鉴的东西。其实柯达选择的竞争战略所存在的问题,是当今企业界存在的一个共通的问题。本文研究柯达公司竞争战略的意义就在于借用柯达战略转型的事情来给予其他企业以警示,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尤其是那些“百年企业”你们并没有免死金牌,如果想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勇于创新来获得市场优势。
二、柯达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柯达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我们可以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
1.经济环境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全球经济低迷,柯达公司同样也受到了严重的拖累。虽然我们都知道金融危机不是导致柯达公司宣布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是柯达公司在当时认不清经济形势发展,没有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对公司有利的支持,加快了柯达公司破产的脚步,最终酿成悲剧。
2.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人们更注重的是时尚和个性,人们对于拍照的需求已经不再停留在柯达的胶卷时代了,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照片拍出来以后可以在网上进行传输和分享,能够方便的储存和提取,但是柯达并没有注意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仍然在大批量的生产胶卷,这样只能导致产品堆积。柯达公司没有办法满足于消费者的需求,没有消费者的支持,到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3.技术环境
21世纪是数码技术的时代,数字化技术摄影被大部分接受并应用。它所带来的好处显然要比用胶卷拍照多,但是自从柯达公司将自己公司发明出的第一台数字照相机封存以后,便不再在数字化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导致后来数码时代到来的时候柯达公司追不上潮流的脚步。柯达的管理层对于自己公司的技术过于自信,态度保守,不愿做出战略转型,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4.政治法律环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柯达公司这种百年企业也没有办法幸免。任何企业不论大小都没有任何特殊性可言,柯达公司在一个公正的制度下只能走正规的法律程序,经营不善导致股票不能在交易所上市,根据破产法第11章,向美国一家破产法院申请业务重组,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企业竞争战略的探讨——企业战略角度探讨柯达公司破产(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