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实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实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即墨第二实验小学 杨玉清
自参加青岛市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实验以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采用情境串教学法。教师们有的直接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串,有的结合教学内容自己创设情境串。情境串教学已被广大数学教师所喜爱,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近日,一位青年教师试讲一年级“统计”一课时,也采用了情境串教学。她模仿北京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站队统计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从而让学生了解人体健康所需的元素。这个情境应该说很好,小学生也觉得很有趣,纷纷报出自己最喜爱吃的水果。可是在课堂上,学生下位来站队,场面一片乱哄哄的,没有出现柏老师上课时有序的统计场面,教师顿时手足无措。
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课后探讨,我们认识到,一是该班级60多人,人数太多(柏老师上公开课用的学生少),场地小,站队站不开,教师对此考虑不周。二青年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不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教师在学生的教学常规养上还欠工夫。三是教师对情境的理解不够到位,仅仅学了柏老师课的“形”,没有学到“神”。这3个原因尤以第三个为主,于是我们一起来研究关于情境的题,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课本上的情境图是大象过生日的图画,要统计来的种小动物有多少,课本上的插图情境是静态的。而柏老师的情境是能使学生亲自经历统计的过程,这个情境是动态的。我们的课上,教师没有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学生选择更合适的情境,也没有提供足够的素材,学生停留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上,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找到了原因,我们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次试讲时,她选择了课本上的情境图,精心设计了情境串,并给图上的每个小动物都戴上了面具,同时准备了若干小动物头像装在学具袋中。上课开,教师告诉同学们今天有一位好朋友大象过生日,全班齐唱生日歌,接着出示来了许多戴面具的小客人的情境图,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激发了统计的欲望。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统计,摘一个面具,学生就拿出一个相应的动物头像,这样静态的情景成了动态的活动,同学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快乐,学习兴趣很高。通过把小动物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记一记,顺利地完成了统计过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会的知识统计客人们带来的生日礼物、鲜花,分组统计大象招待每组同学的各种水果(教师发学具袋),他们忙得井然有序,在不知不觉中亲身参与了统计的过程,获得了统计的初步知识。 这节课的研究过程使我们陷入了深思:教学应创设什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情境串?我们认为,创设让人感到自然、恰当的学习情境才是合适的,合适的情境才是最好的。 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首先,“合适”的情境要适合学生。我们创设的情境要适合学生,是指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管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还是活动情境都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详加考虑,慎重选择。在低年级的情境创设中,童话故事、卡通人物等都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如低年级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创设童话故事情境“白雪公和7个小矮人”,在这一情境串中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但到了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如果此时教师教学时还创设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和他们一起学习的情境,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觉得真是小儿科。高年级教师创设的情境要富有挑战性、探究性,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激趣的层面上,更多的是要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其次,“合适”的情境要适合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课堂上创设的情境也得适合教师。并不是每个情境都适合每个教师,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机智和个人点,有目的地创设情境,不能牵强附会,更不要弄巧成拙,反受其累。如有经验的老教师对课堂的驾驭随心所欲,能充分放手让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经常创设情境串,让小学生当“小医生”、“小老师”等,学生自然就有兴趣,并能从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有的教师简笔画的功夫很好,随手几笔就能创设一幅情境图。教师只有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长创设情境,这样的情境才是合适的。 再次,“合适”的情境要适合教学内容。
情境及情境串的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教师在教学能把创设情境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热闹场面,从而忽视了教学的时效性,缺少了数学味,淹没了真正有价值的数学思考。要把教学内容和创设情境有机结师在教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4个方位时,因为课本中情境图的建筑与地名学生不熟悉,教师及时改变情境图,采用学生所熟知的学校周围的建筑与名称制制成平面方位图,从学生自身熟悉的生活中就地取材,创设情境,注重了学、用结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丰富的情境,合适的情境串,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设合适的情境,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使学生们快乐地成长。(选自刘仍轩《串出精彩》P190~191)
小学数学“情境串教学法”课题实验-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