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学之务虚谈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秦四良
摘要:教师要了解三方面的事情:1.理解高考总体要求;2.理解对数学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要求;
3.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的构成;教学中要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1.对基本知识的再认识——学科的整体涵
义与知识的深厚背景;2.解题过程的前、中、后——思维的启动、运行与回顾;3.探索、试验、研究——
思维的策略与数学精神;4.数学语言——思维的外显、运动与深化.
关键词:高考教学 素质 能力
1.问题的提出
当前很多教师以为高考教学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根本无关,不能正确理解当前高考
改革的基本思想,从而,在教学上所采取的原则和方法不对路,题海战术和记忆模仿式教学法依然是主流;
另外,从心理上来说,高三教学急于求成,追求“务实”,重数量而轻质量,这也是造成“高消耗低效益”
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呢?
2.高三教师必须了解的三件事
(1)理解高考总体要求;
(2)理解对数学知识、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要求;
(3)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的构成.以此为出发点来指导高考辅导.
3.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基本知识的再认识——学科的整体涵义与知识的深厚背景.
(2)解题教学中,解题过程的前、中、后——思维的启动、运行与回顾.
(3) 探索、试验、研究——思维的策略与数学精神.
(4)数学语言——思维的外显、运动与深化.
数学的符号是数学语言的文字,数理逻辑是语言的潜规则,数学原理就是显规则(语法).数学问题
的表述和解答,应该是特定要求下的语言作品.这种作品必须是准确的文字在各种规则下的某种优美的组合
形式,尤其数学证明.数学证明之所以深受数学爱好者的青睐,是因为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学结论在精确优美
的数学语言的导引下竟然是那么自然和谐,人们在欣赏数学推理的同时,更在欣赏着人类智慧的奇妙.
参考文献:
1.2005 年高考大纲(数学部分)
2.数学教学大纲. 2002 年版本.
3.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及试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