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东莞中学初中部 叶丽萍
【内容提要】:通过情景教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完成实践调查,解决实际问题,让
数学走入生活,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关键词】: 数学课堂、情景教学、现实生活、实践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中提到:“使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
数学。”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1.1 在教学中创设现实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学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情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能够积极
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
例 1:讲授全等三角形的识别第一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情景的:
⑴提出问题:甲不小心打碎了一块三角形玻璃,碎状如图(1)所示,他想请玻璃店师傅再做一块完全
一样的三角形玻璃,你能帮他想想只要带哪块玻璃去玻璃店就可以吗?
图(3)
⑵发散问题:如果这个同学打碎的玻璃如图(2)所示,带哪块玻璃去呢?如图(3)所示呢?同学们
激情昂扬,各抒己见,对此发生了很大兴趣。
⑶引入主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这几种方法都可行吗?我们学习完了全等三角形的识别,就能明白其
中的原因了。
例 1 问题的引入成功地使学生对学习全等三角形的识别产生了浓厚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2、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初中数学”课题组的调查,初中生半数不会填银行票据,不理解利润,看
不懂股票走势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利息的计算问题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⑴介绍储蓄知识,使学生掌握两种不同的利息计算公式。
⑵讲授新课
①需要扣除利息税
如: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年利率为 2.43%的二年期定期储蓄,今年到期后,扣除利息税所得利息正好为
小明买了一只价值 48.60 元的计算器,问小明爸爸前年存了多少钱?
②不需要扣除利息税。
如:为了准备小颖 6 年后上大学的学费 5000 元,她的父母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问开始存入的本金
是多少?
(教育储蓄利率:六年期 2.88%)
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比较,学生认识到要学好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加强理财观念。
二、让数学走入生活
《新课标》要求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
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中,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探讨,更真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运用数学知识完成实践调查
经过这几年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数学教学如果能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
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走入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互
相合作、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与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