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江门市新会第四中学 杨春凤
【内容提要】重视运用系统化的思想组织教学,重视备课环节;突出思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
讲授;关注过程,注重探究,凸现能力;精心选题,发挥例题的最大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习惯。
【关键词】数学思想,探究,能力
新课程下特别强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即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在
思维教学活动中,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激活数学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总结
归纳过程中,概括数学思想。下面从几个方面浅谈在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重视运用系统化的思想组织教学,重视备课环节
数学教师应具有系统化思想组织教学的意识,即在教学时应将数学知识以系统知识中的一个环节出现
在学生面前,以促使学生在知识的联系中接受知识、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授“在复数范围内解方程 x2+ x + 1 = 0 ”时除了让学生看到有两个共轭虚根外,还应引
导学生归纳出一元二次实系数方程有解的情况,使学生重新认识解一元二次实系数方程。而教师要做到这
些,就必须重视备课环节,加强知识的系统性。
二.突出思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讲授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突出思维,注重数学思想方
法的讲授和总结。
例如:选修 1-2 第 30 页例 2“已知数列 { },
a1= 1 ,且 a
a
n+1=1 +
n
(
1,2, )
a
n
n = L ,试归纳
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按照课本要求只写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不对这个公式证明,对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探究性学习意义不大。因为探究性学习,需要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等过程。没有证
明的结论只能算猜想,猜想可能对也可能错,必须经过验证。所以在讲授时,应该加以证明。数学思想方
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点时,要特别强调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方法。
三.关注过程,注重探究,凸现能力
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为主,强调体验与过程,强调能力与发展,其教学
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更多。因此教师应该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究和交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投入到知识的实践与探索中。
例如:在讲授“如何画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时,可采取实物展示,学生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教
学步骤,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最大限度激发学
生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并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思想,迸发灵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精心选题,发挥例题的最大功能,培养学生的概括习惯
精心选题,发挥例题的最大功能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例题的讲解应采取师生互动的新模式,
即当学生审题之后,先让学生说思路,当思路受阻时,教师指明受阻的方向,必要时也可采用探究性方式
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概括习惯,要注意通过“问题归类”及“问题变式” 对有关的知
识进行整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模式识别的能力,这样学生每做一道题必有所得,或能加深理解所学的知
识,或能学到解题的方法,或能促进数学技能的形成等。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处处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主,更新教学理念,在问题解
决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