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素质教育的契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 林 士
【内容提要】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通过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一素质教育的主旨糅入课堂来实现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造能力 课堂 观念 方法 氛围 思维 创新
一、教师教育观念要转变,教学方法要更新。
我国的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认知策略的形成。因此,传统教育使得我国学生基础知识
掌握得不错,但缺乏一定的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教师的观念转变非常重要。传统的“满堂灌”
显然不合时代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和氛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尽可能多地选择和使用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能
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直线点斜式方程”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动手探究:(1)已知直线 l 的斜率 k=1,且经过点
P(-2,3),Q(x,y)是直线 l 上不同于 P 的任意一点,请建立 x,y 之间的关系式,它能表示直线 l 吗?请类
比函数与图象的关系进行探究。(2)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 k,且经过点 P(x0,y0),Q(x,y)是直线 l 上不同
于 P 的任意一点,请建立 x,y 之间的关系式,它是直线 l 的方程吗?(从而引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这
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直线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
最后动手探究:“方程 y=kx+k-1 所表示的直线有什么特点?”这个环节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更
是这节课中最重要的思维冲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营造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民主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造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
育的氛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鼓励学生多思多想,积极探索,不怕出错。
三、解放学生的思维,鼓励打破常规、大胆创新。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班级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创造能力强;而有些班级的学生思维较僵
硬,创造能力弱。要改变现状,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二)倡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指导学生自编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积极探索,把握课堂素质教育的契机,为培养学
生的创造能力努力实践,切实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自己的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