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XJY2258 ^论文字数:4990 教师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摘 要]:小学是人生中最基本的学习阶段,本阶段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而且形成了一些学习习惯,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也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学习生活。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和非常必要的。教师独特而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习惯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反思现有的课堂教学,探索更适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教学方式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对教师教学方法及学习习惯进行了概述,接着从课前、课堂、复习及作业三方面分析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而后分析了理智型、情感型、自然型、幽默型、技巧型五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不同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师教学方法;小学生;学习习惯;影响 目 录 前言 1 一、对教师教学方法及学习习惯概述 1 (一)教师教学方法的界定 1 (二)学习习惯的界定 2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2 (一)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的现状 2 (二)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 2 三、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3 (一)理智型 3 (二)情感型 4 (三)自然型 4 (四)幽默型 4 (五)技巧型 5 四、教师教学方法的有效改善措施 5 (一)注入其多侧面发展的新理念 5 (二)根据学生特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5 (三)不断改善个体教学方法的不足 6 参考文献 7
|
| |
上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 下一篇:论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教师 教学方法 小学生 学习 习惯 | 2019-11-09 22:16:2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