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小学生激情性评语表达特点的研究 [摘 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一些老师由于缺乏认识,他们的“激励性评价”似乎只是口头语,为了表扬而表扬,而不是真心的在夸奖学生,当然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不能使学生获得激励。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激励性评价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关键词] 激励性评价,小学课堂,应用 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使得他们拥有学习新知的优势。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必须通过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评价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在进行改革尝试,期望能通过评价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那么到底何为“激励性评价”呢? 首先,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调整、反思、选拔、诊断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激励性评价是具有激励性功能的评价的简称,即通过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发现学习新知与成长、进步的奥妙和乐趣。 一、巧用课前十分钟 教师应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不能像有位教师说的那样:“因为把握不好课堂教学,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只好打课间十分钟的主意,这不是在给学生查漏补缺,真正的涵义是教师在为自己补课。”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劝说学生到教室外面活动一下,即使不到室外,也应到走廊里呼吸一下相对新鲜的空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下一个小节中具有充沛的精力。 其次,对于实在不愿意离开教室的学生,教师应该安排一些活动,使学生们动起来,而不是任由他们“昏昏欲睡”。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在进入下一小节的学习时,要“唤醒”他们也需要一段时间,这就浪费了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效率,所以,应该把“唤醒”的过程提前到课间来完成。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教师对小学生激情性评语表达特点的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小学英语的心得体会 | 下一篇:关于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的体会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教师 小学生 情性 评语 表达 特点 研究 | 2020-09-23 08:48:2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