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要] 小学教师心理压力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教师职业客观存在着很强的压力。压力本身并非一件坏事,关键是要有一个度。过度的心理压力所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损害身体健康、引发心理问题、影响教学行为;究其原因,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考试成绩压力、教育改革压力、工作负担压力、角色职责压力、工作聘任压力、学历职称压力、检查评比压力;应对疏导的策略有:减小外来的社会性压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学校的心理支持系统、加强教师个人的自我修养等。其中,小学班主任可谓是为小学生们开启知识殿堂的第一把钥匙,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导师之一。但是,在升学压力以及社会各界的殷殷期待下,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心理健康 压力 问题 措施 一、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意义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扮演着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帮助者、纠纷的协调者、心灵的聆听者和未来的规划者的角色,作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的一线人员,角色的多重性导致了责任的广泛性,繁重工作的压力和多重角色的冲突容易导致心理困扰,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班主任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推动其积极工作和发挥创造才能的动力,同时对学生个性形成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心理不健康的班主任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只有当每一位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才能担当起学生心理保健的重任,真正把学生从不健康心理桎梏中解放出来。 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为了解当前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现状,本人使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采取问卷测试、个别访谈、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三所学校的班主任进行抽样检测。共发出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15份。调查统计发现:有65.5%的班主任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强迫症、躯体化、焦虑和不安是主要的心理问题;41%的班主任对个人健康和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9%的人在角色转换和人际交往方面难以适应(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感觉更明显);79%的人常感到身心疲惫,但又回想不出自己干了什么具体事情;47.2%的人甚至有调整工作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年早逝的班主任中,75.3的同志生前曾有比较明显的心理疾病。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筛选出部分有心理障碍的班主任进行个案访谈,发现他们经常表现出心情郁闷、自卑气馁、怨天尤人、冷漠无情、讨厌学生等症状,精神抑郁不振,焦虑程度偏高,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经常将负面情绪带入课堂或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之中,在工作中缺乏独创性,较难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当这些心理问题严重时经常会引起偏头痛、睡眠障碍、神经官能症、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三、造成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小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 下一篇:小学生安全意识及其独立避险能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 班主任 心理健康 问题 研究 | 2020-10-21 10:05:3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