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班主任、同伴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提纲
[内容摘要]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在这段时期里,人类会经历一段青春期,也就是性成熟的过程。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本文按求学时期,把青少年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学高年级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别研究青少年在这三个阶段中,父母、班主任、同伴对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概念 父母教养 班主任教育 同伴影响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段时期,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在这段时期里,人类会经历一段青春期,也就是性成熟的过程。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本文按求学时期,把青少年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即小学高年级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别研究青少年在这三个阶段中,父母、班主任、同伴对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青少年时期的阶段划分
二、自我概念的形成
三、健康的心理状态阐述
四、父母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五、班主任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六、同伴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
七、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后期。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参考文献
1、陈琦:《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24版
2、陈孝彬、高宏源:《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版
3、石中英:《公共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
4、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5、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6、布赖恩L.西沃德、琳达K.巴特丽特:《青少年心理压力管理手册》,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7、李子勋:《陪孩子长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父母、班主任、同伴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力研究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