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对国家海洋局的考评还处于试点阶段,绩效考评的模式、方法、指标、流程等都在尝试和探索阶段,因此,聘请的专家包括技术型专家、熟悉海洋领域事业和相关专业的管理型专家以及长期从事财务主管、会计主管工作的财务专家。此外,还聘请了少量国家海洋局系统内的管理型专家,以利于对部门预算绩效考评试点模式等进行研究和改进。
在考评工作开始前,对考评专家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在考评工作中较好地掌握了考评内容、方法和要求。
4.制定绩效考评工作方案
为保证按时完成绩效考评试点任务,规范考评行为,遵循“目标明确、边界清晰、简明有效、易于操作”的原则,认真研究制定了国家海洋局部门预算绩效考评工作方案,对考评方式方法、考评程序、考评对象、考评资金范围、考评指标、考评进度安排、考评专家的组成、考评结论的处理、考评报告的形式等问题予以明确,并据此制定了绩效考评手册和专家工作手册。
5.指导编写绩效报告
国家海洋局试点考评工作时间紧、涉及单位和项目数量较多,工作任务较重,被考评单位对绩效报告的编写格式、内容和要求不太熟悉和了解。为了确保绩效报告的质量和绩效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考评机构对被考评单位进行了相应地业务辅导。在正式考评前,还对现场单位和重点项目绩效报告的编写情况进行了多次沟通,对提高绩效报告质量和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6.最后得出考评结论
总体结论:根据上述原则和方法,国家海洋局2003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综合得分为92.9分,综合绩效评定级别为A。总体认为,国家海洋局2003年度部门预算执行有效,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绩效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预算编制合理,资源配置较为有效,预算管理和分配超于规范,财务内控机制和成本控制机制逐步完善,国家海洋局整体绩效水平有所提高。
四、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从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的现状看,虽然已有初步基础,但由于此项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性研究,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总的来看,我国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从国外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看,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必要的立法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而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要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直到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实行全过程管理。但迄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使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作为公共投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执行主体。而在我国,缺乏这样一个有权威性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各部门又主要是从技术性能、项目工程管理方面进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全面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
(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缺乏科学、规范、合理的方法指标体系。目前,各有关部门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其中,侧重于技术和工程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同时,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并且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善的指标体系,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方法、指标,影响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公正合理性。这种技术性缺陷正是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
(四)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约束乏力。由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或作为有关部门加强新上项目管理的借鉴或参考,对于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约束,不仅使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着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浅谈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