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它关系着我国乡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着党和政府在农村先进文化的发扬;关系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正在中央指导下,进行着一场渐进式的改革。在今天,我国的乡镇自治的条件虽然还不成熟,但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乡村民间组织就会在乡镇政府的科学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由此,公民社会基础形成,乡镇将最终实现自治,我国乡村的和谐社会也将达到成熟阶段。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乡镇政府是国家最低一级政权,作为基层政府直接接触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推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解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自治机构三者之间的矛盾,不仅可以加快乡镇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乡镇政府行政效率,还可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维持国家安全稳定,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乡镇政府体制改革改革意义重大。
第二,我国乡镇起源于古代的乡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我国的乡镇政府体制就显得捉襟见肘,虽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需不断优化,在改革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乡镇政府机构膨胀、某些地区脱离地方实际大搞建设、乡镇财政状况不堪重负、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繁多、行政效率低下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可以找出它们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即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缺少执政为名的意识;乡镇政府职能分化严重、财政功能能力较弱;乡镇监督体制不健全。
第三,一定要建立乡镇集权政府、服务型政府,做到“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同时严格依法行政,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具体地区具体分析,切实制定适用于当地的法规。在税收优惠方面给予乡镇政府更多的扶持,放松对乡镇政府财务的管制,让乡镇政府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力,给予其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资金,上级部门与群众加强对其的监督,采用立法监督、财政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障乡镇政府为民造福。第四,进一步调动农村基层群众和乡镇行政人员的积极性,通过进行稳中求进体制改革来保证乡镇经济的稳定发展,杜绝冒进与以点带面思想与行为。同时,建立一套适用于我国乡镇地区的政绩考评机制,进行绩效管理,把人民满意程度与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加入进来。合理定位乡镇政府的角色,增强服务职能的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政府机构的最底层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为紧密,一个国家的乡镇政府执政水平、服务水平直接体现着整个民族的政治发展水平与民主程度,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府体制改革、完善村自治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硕士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