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州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面对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加之各州千差万别的情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现成的模式和样板可照搬。通过对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本文档得出了一些基本的看法和观点,希望能够对民族自治州进而对所有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和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虽然力求在改革理论、研究视角和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但对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还是一个新课题。虽然民族自治州每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改革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矛盾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改革目标的实现还面临着严峻考验,究其原因,理论准备不充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是主要原因。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想跳出以往重复多次的“经验型”框框,就应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实践。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本文作了如下思考。
一是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民族自治州各级政府如何科学配置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能力,把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研究中,建立起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增强理论研究的 放性。要立足民族自治州州情,以社会大环境为参照系,打破封闭性。首先,要将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到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系统中进行研究。党的十七大把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这个导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也应在这个导向的指导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民族自治州的中心工作,把握改革开放新局面,结合自身特殊的行政生态环境,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和思考,着力研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其次,要系统研究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各项改革整体推进,相互促进,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工作更好地体现和服务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再次,要以开放合作为手段,增强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和超前性。通过加强理论界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指导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现实问题;通过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增强理论研究的实践性,使改革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使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理论得到升华,从而创新理论体系,为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最后,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2 0世纪8 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理论研究要以世界眼光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新成果,把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置于中外行政管理体制发展 历史长河和现实联系之中加以研究,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开放广阔的眼光,汲取国内外改革成果的精华,突出自身特点,做到理论研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并在实践中把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与民族自治州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体系。三是增强理论研究的实践性。围绕改革的重点任务,准确地把握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一要研究职权定位的问题,通过研究民族自治州上下级之间事权划分问题,使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和责任相一致,充分发挥民族自治州各级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要研究如何进一步转变职能问题。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民族自治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要研究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从而解决民族自治州各级政府存在的职能“越位”、“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三要研究实行省直管县后,民族自治州的地位问题。四要研究影响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体制机制问题。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研究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研究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五要研究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机制问题。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研究如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如何规范决策程序,畅通公民参与渠道,健全咨询、执行、监督、反馈等机制问题,尤其是研究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在政府机构间的科学配置,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机构和运行机制等问题。
民族自治州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硕士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