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编号:XQJY1756 ^论文字数:8526 幼儿攻击性行为因素解析2 [摘 要]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幼儿老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攻击性行为在大环境下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环节,甚至是第一个环节,幼儿攻击性行为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攻击性行为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做出分析: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和引导方法,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 行为表现 因素分析 引导方法 目录 一、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1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 1 (一)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和年龄差异。 1 (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是否提供模仿的样例密切相关 2 (三)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随奖惩手段的不同而发生性质上的不同 2 (四)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随攻击性行为的反馈而发生态度上的变化 3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因素分析 3 (一)生物遗传因素 3 (二)心理因素 3 (三)社会因素 4 (四)个体因素 8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引导方法 9 (一)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与移情能力 9 (二)帮助幼儿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策略与技能。 10 (三)引导儿童掌握正确的心理宣泄法 10 (四)及时奖励和表扬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10 (五)教师在安排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11 (六)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发现儿童身上的闪光点,给儿童以心灵慰藉 11 (七)正确运用惩罚方式 11 结论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2
|
| |
上一篇:福禄贝尔“恩物”思想对幼儿玩具.. | 下一篇:论幼儿讲述故事内容与结构之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 攻击性 行为 因素 解析 | 2015-10-15 15:09:0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