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如: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的跑、跳、投等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 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可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各种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幼儿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相互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有利于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品质,优美的游戏动作、协调一致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2、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孩子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他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要使孩子身体健康,一定要给他有活动的机会。运动将保证幼儿生长中对运动量的需求。幼儿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活动的协调性上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实现。
教师可以组织如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攀登、投掷、单脚跳、走走跑跑交替运动等,促进幼儿大肌肉群发展,并使动作趋于协调。剪纸、泥工、折纸、绘画、编织、演奏、搭积木、插片、打弹子、翻绳等游戏则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群的发育及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当教师提供了这些游戏内容,幼儿便可根具自己的运动能力去选择游戏的内容,并在游戏中发展运动的能力。这样两者相辅相成,运动能力伴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3、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
三、游戏的安排和实施
1、合理安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为幼儿提供充足、宽裕的游戏时间,让幼儿自由地去玩去活动。在家,家长可利用幼儿在家里的充足时间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园,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饭前饭后、离园前及其它环节的零碎时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对于学前的幼儿,根据他们的年龄不同,开展游戏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例如:对于年龄小的幼儿,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较短,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游戏活动;相反,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长,相对于他们进行游戏的时间就会缩短,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应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
3、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游戏活动中,凡是需要使用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教师都应和幼儿一起来完成搬运、摆放和收拾的工作。如:游戏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搬运到活动场地;根据活动的需要,请幼儿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亲自摆放;活动结束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他们收拾和集中起来,搬回到收藏室。在这期间,幼儿会十分乐意、积极地参与这类活动,因为这既是显示了自己的体能,也为集体出了力。
在参与活动器材的搬运、摆放与收拾时,因幼儿的年龄大小、能力强弱而宜。例如:对于较小年龄的幼儿,教师应逐渐指导他们学习搬运、摆放和收拾一些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安全性较高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器材,并协助他们完成;对于较重、较大或搬运中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器材,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应亲自搬运和摆放。
4、把幼儿成为游戏的资源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2017 (2)(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