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2901
浅谈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儿童是自然之子,自然是儿童生命的摇篮。在幼儿教育中,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创造了美好的教育环境,农村幼儿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他们的周围,是孩子们的欢乐之源。作为农村的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尽力去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走向自然,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利用好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一、走进自然界,了解自然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欲望与兴趣
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但平时孩子们接触自然界时是懵懂的,无目的的。而老师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孩子去玩耍,在玩耍中了解自然,探索自然。有人说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其实孩子的智慧也在他们的经历中不断地发展。无论是孩子美好情感的萌发、自理能力的发展还是孩子交往能力、观察能力的提高,都和孩子怎样接触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经常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幼儿到田野、小河、树林、村庄去观察、探索,加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在观察、探索、追逐、玩耍中将潜移默化地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在散步观察中,他们会逐渐理解“春风和煦”“夏日炎炎”“秋高气爽”“冰天雪地”的四季特点;在田野观察中他们将懂得什么叫“播种”、“收获”。如在进行《春天在哪里》主题活动时,我们带幼儿到村头的小河边寻找春天,孩子们欣喜地发现“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农民伯伯在田里耕种了”,以前孩子们在图片上找春天从来没有这样兴奋过,实地实景的观察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设自主学习的物质环境
农村空气新鲜,动植物繁多,自然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农村幼儿园的优势,我们要利用这些优势,为幼儿创造丰富有益的活动材料。
1、因地制宜,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教师要认识到物质环境的改造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因此,教师要和幼儿一起设计环境,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收集各种自然物和无毒的废旧物品,布置教育环境,如稻草、竹子、芦苇、树枝、野草、泥巴、稻穗等。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的价值,坚持“变废为宝”、“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的原则,创设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自主学习环境。
2、利用自然资源,激发幼儿操作兴趣。
大自然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为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积极性、主动性,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都要引导他们共同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收集工作。如到附近的田野、山上、小溪边去捡石子、树叶、树皮、狗尾巴草、芦苇、柳枝等,以不断充实班上的游戏材料。这些来自幼儿手中的材料,再经过他们亲自加工处理,便成了美观实用的玩具。在操作性活动区域里放了泥巴、稻草、野草、丝瓜茎等各种自然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制作;让幼儿通过与自然材料的互动,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如:泥在农村的田里、地里到处都是,我们用不起眼的泥上了一节艺术活动《会变形的东西》。泥巴是孩子喜欢玩耍的材料,可塑性强,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以它作为学习的内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天生好动好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在“玩泥巴”的活动中,孩子们体验和感受到了泥的特性。活动开始,孩子们拿了一块泥玩了起来。有的敲敲打打说泥可以变出许多小朋友吃的东西。有的发现泥还可以变成其他许许多多的东西。幼儿们都兴奋极了。果然,水饺、汤圆、棒冰、糖葫芦等等在幼儿自己操作下完成了。有的幼儿还拿着小土块在地上涂涂画画,发现泥不仅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还可以用来写字、画画,还有的幼儿在寻找合适的土块组合起来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一种材料幼儿在自己的操作中发现了很多的玩法,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农村的孩子同样获得了发展。又如:稻草在农村随处可见,而且幼儿在平时可能也不自觉地用它来做游戏。让幼儿在愉快、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游戏、操作和享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