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58
音乐魅力在小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在偶然机会中听到李老师上的一节语言课中,是以一段轻盈有节奏感的钢琴声中开始的,班里的孩子都跟着李老师弹的音乐轻轻的搬好小椅子坐好并跟着音乐节奏做着相应的动作。无需老师多说多叫,等待安静下来后,老师就可轻松的进入教学活动中了。而且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程度也较高。可见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亮点。为什么音乐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怎样合理的运用音乐渗透常规教育中呢?运用音乐艺术还能渗透在哪些教育常规中呢?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具体以我班的案例切入,指出音乐对常规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并对产生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如何运用在一日常规教育的一些方法。我认为每个幼儿教师在管理班级常规工作中都会存在很多的困惑,特别是刚进入幼教的年青教师。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分享大家可以互相探讨论证。
[关键词] 音乐;运用;小班;常规教育
一、音乐魅力在小班常规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幼儿期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特别是从小抓起,从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抓起。小班的生活常规建立好了,有序的常规意识明确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师不是裁判员,而是当儿童需要借助一个手势、一句话时他们可以去寻求的资源。”兴趣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培养孩子的生活常规也要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上。音乐是通往心灵的桥梁。在生活常规培养中渗透音乐的这种活动,正是运用了这一理念而展开的,我们的音乐常规培养摆脱了以往“老师不断说、幼儿茫然做”的怪圈,将幼儿在音乐常规活动中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使幼儿的生活常规活动变得目标更明确、行动更自主、效率更提高。同时音乐能使孩子快速适应环境快速融入到集体中去,提高了互动趣味性,可以让常规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运用音乐艺术渗透在小班生活常规中,还有多方面的优点:
1.音乐能缓解小班幼儿的紧张情绪,使他们心情愉快,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利于把一日生活活动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借以形成幼儿一系列神经联系,提高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
2.音乐能使幼儿在常规内容和方式上,快速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是使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方式之一。
3.音乐能使教师不用很多的精力来维持次序,轻松组织活动,巧妙地处理了自由和控制的关系。教师的管理工作做到了收放自如。
常规观察记录:
案例1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的现象:幼儿很喜欢上洗手间,每次一起上厕所时总是你推我挤。晨间活动结束后,我让小朋友排好队伍上厕所。添添飞冲到厕所门口,看到一诺站在门口,一把把他推开,自己赶紧跑了进去。一诺马上大哭起来。而且在厕所间上完厕所很久都不会出来,一直在洗手盆里玩水,玩得不亦乐乎。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学起样来,一起你泼我倒。老师不督促,就不会回来。直到袖子衣服全部弄湿。洗手间成为了幼儿活动的“后台”。 在下午户外活动回来后,我组织幼儿上厕所时,给孩子们排好队,开始播放《开火车》乐曲,并告诉孩子们一个跟着一个上厕所去,一排接着一排,就像一列火车一样在行驶。幼儿听到火车的声音非常喜欢,兴趣很高。自然而然的学习变成一辆长长的火车。遵守队伍一个一个进去上厕所了。添添还跟旁边的拉拉说:“我们是一辆火车,要排好队的。”上完厕所,洗完小手都乐意排到火车队了,不再有落队现象。玩水现象也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