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59
3——4岁幼儿礼貌教育的初探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孔子曰:“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那么,礼貌作为一种已逐步发展,这都为礼貌教育奠定了基础。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当前幼儿礼貌教育的现状及原因,第二部分阐明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的重要性,第三部分论述礼貌教育的方法,最后总括全文。为了使幼儿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礼貌教育应从小进行,从家庭和幼儿园开始。
[关键词]:3~4岁幼儿 礼貌教育
[正文]:
现在这个社会,独生子女占了大部分。一家就一个宝贝,多数是6个大人宠着一个孩子,父母把孩子当成“掌上明珠”,老人的隔代亲更为严重,孩子想要什么,老人就能给什么,没有任何拒绝。孩子们也习以为常,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都能得到。就算遇到困难,孩子们也不会主动解决问题,基本都是寻求大人的帮助,缺失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很多孩子缺失了基本的礼貌素养,和父母、老人没有规矩。当这些孩子步入社会、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时,认识了很多同伴,交往的范围从6个人变成了一个大集体。在家里,有大人宠着,在幼儿园,很多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帮助,一些困难和交往的矛盾因此产生。3~4岁的幼儿正处于一个敏感期,针对这一特点,刚入园的孩子还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往往是通过大人的提醒和示范才能做到。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帮助他们很好的与人交往。分析现状后,通过一年的观察、访谈及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礼貌教育。
一、当前幼儿礼貌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高度现代化的现在,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有谦恭的态度、彬彬有礼的举止、礼貌的言谈、对别人十分尊重、体谅,大部分人觉得这样的孩子会更加受到欢迎,这些文明礼貌、温文尔雅的举止言谈也是他们将来找工作、升职的重要凭据,无论孩子的工作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在社会上,这些也只是希望而已。当今的一些孩子缺少文明礼貌的意识:不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幼儿园欺负比自己小的同伴、和同伴吵架打架争抢玩具、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大部分的孩子在家庭的娇宠和长辈的不经意缺乏文明礼貌的行为中形成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性格。比如:外出遇到长辈不主动打招呼时,家长可能会说:“算了吧,孩子还小,等再大一些就会懂礼貌了。”殊不知,懂不懂礼貌与年龄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比如家里好的东西就应该是自己吃、自己用,自己不喜欢、不要的才论到家里其他的人来用。这两例都是因为家里长辈的无原则宠爱而造成。也有是因为长辈自身的言行影响了孩子。在一个充满文明礼仪的家里,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带有和他家人一样的文明礼貌去和他人交往并受到欢迎;相反,在一个缺乏谦让与尊重甚至很少听到与别人的“谢谢”、“对不起”、“再见”的文明用语的家庭,孩子将缺少文明礼貌的意识,可能会变成一个粗鲁的人。3——4岁的幼儿在入园前受到的教育决大多来自家庭,所以3——4岁幼儿的礼貌教育成功与否都与之前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案例一:早晨入园时,豆豆跑进教室,没有跟老师打招呼就进了教室,赶紧搬着椅子来到玩具前开始玩了起来。紧随其后的奶奶急忙忙的也进来了,说:“这小家伙跑的太快,你还跟老师打招呼啦,快跟老师打招呼。”豆豆边玩玩具边说“老师早”,眼睛没有看着老师。奶奶继续说:“这样太没有礼貌了,要看着老师打招呼。他就是太皮,管不住他。”
案例二:朵朵由外公牵着走进教室,外公见到老师,先鞠了个躬,然后说“老师早”。朵朵也跟外公一样,先鞠躬,然后说“老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