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377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 要]幼儿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培养。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
[关键词]家园合作 行为习惯
一、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授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幼儿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双向互动,共同影响,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的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家园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幼儿教育》上曾有一句话这样说:“忽略了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幼儿的教育。”[参考文献
www.massz.cnchild.jxedu.gov.cn,《家园共育》,孙 菁]虽然家长因各自身份、素质不同,言行举止也各不相同,但他(她)们和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爱幼儿。
家长作为幼儿园平等的合作伙伴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因而互动的有效性不够。针对家园互动的现状,幼儿园把消除教师和家长在互动观念上的偏差,增强家园的双向交流,促进家园的有效互动作为研究的重点。“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张皎红:《幼教博览》,2010年,第七期,第33页]家园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一致性是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保证。
二、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许多家长感到,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可一旦回家,就变样了。在幼儿园生活能自理,可回到家不行了,大小事都要找家长。在幼儿园很听话,回家更任性、不讲理。在幼儿园里通过训练和学习养成的好习惯,回到家中不久就忘了。这使幼儿园的教育无疑抵消了许多,同时也易使我们的幼儿形成在家一样,在幼儿园又一个样,这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为了使幼儿健康成长,家长应配合幼儿园教育,给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保护一致,形成合力。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在我们身边常有部分幼儿习惯较差,因此,我们应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