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84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 在学前领域中,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再现自己、了解自己和展现期望的机会。当游戏经验能为幼儿提供问题的答案时,幼儿就在互动中开始了对自己的了解。幼儿通过游戏经验认识到他们自己是独立的、主动的和有独特的个性。游戏的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和接受他们自己的感情,促进面对压力和困境的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概念的形成。
[关键字] 游戏 游戏的基本特征 游戏的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游戏
游戏是根据游戏的主题或范围来加以界定的,与固定的日常生活经验有别。在游戏中内在显示超越了外在现实的外在行为,以往对物体的定义不见了,随时随地皆可能有新的名称或定义出现,行为动作也与平时非游戏情境中不同
二、游戏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一种转借行为,无固定模式,亦不能由外在行为或字义来区分,更不加以言传。
2.游戏出自内在动机。
3.游戏是重过程轻结果。
4.游戏是一种自由选择。
5.游戏具有正向情感。
三、游戏的促进作用
1、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幼儿的游戏,能促进幼儿在面对压力时情感的健康发展,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减少情感创伤。游戏允许幼儿去表达情感和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中控制住他们的情感和恐惧。这个环境是允许幼儿创造各种人物、分配各种角色、表演各种冲突、展示各种行为和面对恐惧的环境的。这种游戏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无威胁重演。艾里克森“游戏是幼儿可以承受的、最自然的、主动的治疗方式。扮演任何一种角色都可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利用它来补偿失败、痛苦和挫折”。
例如:有一个区域游戏叫“欢乐棒”,这是一个两个人或多个人合作完成的游戏,玩法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手抓一把洗洗地棒子然后送开手指,这样棒子就会随意地散落在桌子上,这个时候孩子就用手去拿或者用手中的棒子去挑,反正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棒子拿到手中,但是在拿棒子的过程中不可以碰到其它的棒子,不能将棒子碰动,如果棒子动了就表明你失败了,换另一个小朋友继续抓,最后看谁手上的棒子多就算谁赢。看似简单的游戏,玩起来还真挺费劲的,帆帆今天就和乐乐一起玩这个游戏的,还没玩多久就听见帆帆大声喊:“老师,乐乐不和我玩儿,他一个人玩…”我走过去只见他 一个人拿着一把棒子,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和帆帆一起玩?”“老师这个欢乐棒一点也不欢乐,我每次有输给帆帆,所以我不想和他玩了。”“这样吧,老师和你玩一次,好吗?”他点了点头,于是我俩展开了激烈地“对决”,游戏结束结果可想而知,他不好意思得趴在桌子上,我轻轻对他说:“不用觉得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