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706
浅谈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摘 要]教学的反思过程是一种痛苦的,同时又是高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过程。要培养幼儿教师们的自我反思能力首先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察觉水平,它是整个反省活动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的前提条件;然后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明确教育教学的反思方向,它是培养反思能力的基本要求;最后还要丰富教学实践,开展反思实践。总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这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懈的学习、实践、反思,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尽快成长。
[关键词] 幼儿教师 教学反思 自我反思
反思是指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教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对自己教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不断跟新教学理念,调整教育行为,使之日臻完善。
反思是每一位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增强专业素养、改善专业生活不渴或缺的品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快、更好地有效发展,那他必然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育反思。那如何培养幼儿教师的这一品质呢?
一、要培养教师们的自我反思能力,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反思过程是一种痛苦的,同时又是高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过程。反思就意味着教师要对其发生的教育行为和已形成的教育观念进行一番剖析,特别是对一些老旧的错误的教育观念和不适宜的教育行为,更要作深刻的自我批判,才有可能将其改变。而要真正地做到与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决裂,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头脑,并将新的理念准确地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则要付出大量的艰辛的脑力劳动和痛苦的意志努力。而如今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置、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反思的机会大大减少。可以说,没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是不可能自觉地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所以,要培养教师们的自我反思能力,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二、要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察觉水平。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意识,是从外部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能力,它是意识的一个方面,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心理学家把自我分成两种,一种是具有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我,另一种是可以作为客观观察对象的自我。
反思就是前一种自我对后一种自我的观察。所以自我意识与反思是相辅相成的,反思的过程中,个体就处在自我意识中了。自我意识是认识自我、探究自我的条件,它使幼儿教师不仅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并且能够为将来做出计划。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强,他就会越有活力,越有主动性,越能够从其他人那里获得智慧并且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增强自我意识就是增强了自我的体验,即意识到这个行动中的个体是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主体。自我意识越弱,个体就越会受那些无法控制的力量的推动。正是这种人在意识中理智地发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的“自塑”能力,把个体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在意识中联接起来,不仅使人的已有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而且使自己意识到的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