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501
浅析藏区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摘 要] 藏区幼儿由于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藏民族文化的影响,其汉语言发展滞后于藏语言发展,造成了藏汉语言混淆,不能用规范的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正确运用语法,对学习汉语言的兴趣不浓,进而阻碍了对汉文化的了解。而培养民族地区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更是势在必行,有利于藏汉文化的交融,能使藏区幼儿汉文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学习和发展,使幼儿在接受本民族文字语言学习的同时,也受到了精湛的汉文化熏陶,获得丰富知识,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关键词] 藏区 幼儿 阅读 教育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里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并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兴趣;这一理论指导思想与目前国际上儿童语言教育研究所提倡的“完整语言”的教育是一致的。
据科学研究表明早期识字、阅读是开发人类智力潜能的一条捷径。古今中外名人如: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大学者卡尔.威特、革命领袖列宁、诗人李白,近现代学者梁启超、文学家鲁迅等名人均有六岁以前阅读、识字的经历。正是他们早期阅读、识字能力的开发,才为他们成就名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藏区幼儿所处的语言环境
情歌的故乡——康定城是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一大重镇,是藏汉贸易物资集散中心,内地通往西藏的门户,它对增进藏汉等民族的友好往来和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据1998年统计全县总人口1046万人,其中藏族6.52万人,汉族3.8万人,回、羌等17个少数民族0.14万人,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民族走廊”学说的奠基人,他在《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一文中,把康定作为我国民族走廊的一个中心地带来认识。并指出“我们以康定为中心,向东向南大体上划出条走廊。这条走廊中一向存在着语言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一旦串联起来有点像下围棋,一子相连,全盘皆活。这条走廊正处在彝汉之间,沉积着许多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和语言科学的一个宝贵园地。”按照费孝通先生的精辟论断,通过《康定情歌》中所感受到的藏文化的韵味和体察到的汉文化的影子,我们可以领悟到康定以藏汉文化交流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现象的展示。
藏区幼儿由于受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藏民族文化的影响,其汉语言发展滞后于藏语言发展,造成了藏汉语言混淆,不能用规范的汉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能正确运用语法,如汉语言中“吃饭了吗?”会表达成为“饭吃了吗?”对学习汉语言的兴趣不浓,进而阻碍了对汉文化的了解。藏区孩子藏文字接触多,汉文字接触少,缺少相似块,据了解本地区的孩子在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后,汉文化学习吃力,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均不能出现较好的发展,更谈不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步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