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84
如何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
[摘 要]主题教学在乎的是幼儿自身的经验和兴趣,更在乎的是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能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学习共同生活和自由地表现、表达,真正的体现以幼儿为主题,培养幼儿的主题意识;真正在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团队精神;真正在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健全的人格,开发幼儿的潜能;体现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值得我们大胆去探索与实施的,因为它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在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学习,构建了一支学习型的团队;也打造了学习型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体现和谐、合作、友好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 选题 资源共享 以人为本
一、课题的提出
(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
主题教学课程模式在幼儿园普遍运用已有多年了,相对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来说,主题活动更具系统性。它取材立足于幼儿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接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充分重视了幼儿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还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允许幼儿分组讨论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而如今幼儿园的教师都会运用现有教科书上的现有主题网络来开展幼儿主题活动,忽略了本土性或者本班幼儿的知识水平及兴趣点,将别人做过的主题过程来教给孩子,忽略了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因此主题的生成也是在幼儿园有效求地开展至关重要。
(二) 受到国际先进幼教理论和模式的影响。
针对传统分科教学的弊端,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者和幼儿教育的实践者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题教学。主题教学强调“为了理解而教”,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通过多元而教”,提倡“个别化教育”。对于让3-6岁幼儿“理解”过程,更注重让他们去感受,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有效地引导都需要老师去推敲,可见教师要具备相当的和随机教育能力;“个别化教育”不能是一种口号,他需要老师极具灵敏的分析力,采取相应的教育模式。凡是与主题相关的各种知识,要通过亲自动手活动和积极提问,教给每一位儿童。与主题有关的不同活动要反映不同的课程方向和不同的儿童参与模式。每位儿童都有不只一次和用多种方法接触同一内容的机会,由此可见,主题活动的开展非常适合3—6岁儿童的感知需要的发展。因此,如何组织幼儿园有效的主题活动它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 借鉴小学低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生活”课程。
幼儿园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幼小衔接”,小学低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生活”课程是克服我国教育弊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强调构建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应为当务之急。而幼儿园主题教学的开展模式正是由孩子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和共同合作得出经验知识的过程,可见幼儿园的主题教学与其有相得益彰的作用,由此可见主题教学,它是一种“活教育”,单纯地开始,结束无法体现其的价值,它注重的是过程中的探索,尝试,哪怕是失败,因此如何使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效的开展值得研究。
二、研究步骤(一)、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预设、生成适合本园教学的综合主题活动内容
采取选择——整合——生成的策略,以现行的幼儿园课程指导、建构式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三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题内容,加上师幼共同构建的主题活动,实现课程有机整合,使课程更具广阔的背景和多元观点的支持。
1、主题开始阶段。
主题的形成不是来源于老师,而是通过教师提供机会,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权。教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活动机会,给幼儿进行探索的机会,产生问题的机会,引发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如:现在很多商品都有商标,孩子偶尔发现商标上有图文,而这些图文中蕴含了许多知识,“有趣的商标”主题就形成了。
当主题确立以后,幼儿通过自主探究与主动发现,产生了新的领悟,从而得出他们认为的结论之后,我要在观察他们对这一主题产生的反应,提供让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思考,预设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