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367
家长如何促进儿童人际交往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法针对当今许多儿童不善与人交往的现状,在论述交往的重要性、儿童在与人交往中易出现的问题类型和原因的基础上,重点对指导儿童交往的态度、指导儿童交往的技巧和引导儿童与人交往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交往 引导 家长
一、对“人际交往”的理解
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们通常所说的“交往”指的是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是人们通过交往达到彼此相互了解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① 张文新、高峰强、司继伟.心理学与教育.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2第一版 第323页]①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② 庞久芳、张价值.交往.百度网2006.11.09 http://baike.Baidu.com/view/558106.htm ]②
(二)人际交往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在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中,儿童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需要,而这种需要也是家长容易忽视的。满足儿童的交往需要,能使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体验到归属感,也可以在同伴之间的相处过程中,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够更好的认识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同时在儿童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也有利于儿童智力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比如:孩子在遇到难题时,他们会在自己不求甚解的时候去请教别人,而这一个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别人对他们提出这个问题的讲解,又会产生他们对问题解答的兴趣,会对孩子的学习也有激励的作用。
二、儿童在与人交往时出现问题的主要类型
(一)儿童交往中存在问题的表现
在实习的过程中笔者观察到一些不受同伴欢迎的儿童,这些儿童有的是自傲,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看不起别的小朋友,不愿与他人一起交流,喜欢肯定自己,否定他人,于是别的小朋友也就对他渐渐的产生了反感;有的小朋友是不自信,有自卑的心理,遇到事情总是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胆怯,不愿与人交往。对于这些在交往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笔者观察,将其分成如下四种:
1、自我封闭型 案例1:李某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个孩子表现为不愿与他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去,不和伙伴一起玩,在家中也整天不理人,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房间里。
2、自我否定型 案例2:张某某,自懂事后,由于在家庭经济条件方面感到不如人,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有在人前抬不起头的感觉,丧失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表现为忧郁,遇事小心翼翼,从不在人前大声喧哗,就连与家人说话都是很小声的在耳朵边上讲。
3、自我欣赏型 案例3:崔某,不易与他人相处,但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出头露面,招摇过市,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在家中总是希望父母围着自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