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627
运用游戏方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内容摘要】幼儿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转移,所以运用游戏来培养幼儿良好环保行为习惯时,就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如通过选择游戏以及场地整理帮幼儿建立规则意识,通过游戏表演和情境设计帮幼儿分辨是非、通过游戏练习和强化来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游戏 良好行为习惯
有句话说得好:“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性格最好的体现,因此这句话深刻的阐明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幼儿现有学习、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保证,更是将来成为社会人的必备基础。而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自控能力弱,因此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只能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自主的学习。本文主要阐述了游戏这个载体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意义和本人多年教学的点滴经验。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准则。但由于幼儿年龄太小,规则观念淡漠,在他们眼中还不能分清楚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例如有的孩子上课坐不住、爱插嘴、不经老师同意就离开座位;游戏时随意把玩具扔在地上;午睡时哼歌、玩鞋子、拉别人被子不让别的小朋友睡觉等;有的甚至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易争执,和别人打闹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幼儿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老师的说教起不了明显作用,特别是在老师说教的时候,他们好像什么都懂,做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好,经常违规,让老师家长头疼。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的形成规则意识,因此教师的教育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沉闷死板的,游戏就成了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很好的平台。
3至6岁的孩子正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是非观念仍很模糊,自我中心的思维特征明显,因此这一年龄段是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与此同时,3~6岁也是幼儿角色游戏的黄金时期,幼儿的角色意识大大增强,游戏兴趣显著提高。但在自主选择、自主活动的角色游戏中,如果没有教师的细心管理和善意的帮助,没有规则的约束,对于还处在规则意识萌芽期和是非观念较模糊的孩子来说,就很难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戏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游戏一般都制定了游戏规则,幼儿可从中得到社会规范意识和伦理精神的最初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