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308
从提问策略谈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提问能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对活动目标的感知和理解。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如果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获得的背景知识经验,而无法激活孩子的说话和表现欲望,从而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或是提出的问题虽然引发了幼儿积极的讨论,却因为缺乏临场追问策略,偏离了语言活动目标,师生成了无交点的两条平行线。
[关键词]:含义 有效性 提问
新《纲要》强调:要让孩子在充分感知和体验中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能与同伴和老师分享。因此,教师如何设计、归纳、提升师生间的对话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保证“语言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为提问是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向幼儿提出问题,促进幼儿积极思维,检查幼儿的活动,实现活动目标的一种重要的指导方法。提问能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对活动目标的感知和理解。由此可见,问题的提出,好比汽车的发动机,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挖掘潜能,发出巨大的能量。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离不开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的兴趣也息息相关。在设计一节语言活动时,教师虽然绞尽脑汁设计提问,但由于没有充分了解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获得的背景知识经验,而无法激活孩子的说话和表现欲望,从而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或是提出的问题虽然引发了幼儿积极的讨论,却因为缺乏临场追问策略,偏离了语言活动目标,师生成了无交点的两条平行线。例如:开学初,小班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不愿意上幼儿园,经常哭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啦”,其中有一个活动是《幼儿园的一天》,主要是请幼儿说说自己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语言活动开始我就出示了故事主人公——东东的照片,并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和东东打招呼,随后问道:东东很喜欢上幼儿园,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孩子们并不积极响应,只有几个孩子说,因为幼儿园可以玩滑滑梯、开火车、做游戏。这时诺诺大声地说:“我们去玩滑滑梯吧!”这可倒好,孩子们马上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天哪!居然成了这群“小鬼”倾诉心中“乐趣”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班里的孩子对幼儿园大多都不够了解,更不要说让他们讨论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了,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念过小小班,也都沉浸在滑滑梯的乐趣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晨锻、主题活动、游戏、午餐、午睡等环节没有清晰的概念。既然对幼儿园的生活没有足够的体验,又怎么能让他们激情洋溢地快乐分享和讨论呢?显然由于我没有充分考虑小班孩子所具备的经验,造成了集体亢奋的场面。于是,我就从孩子们所说的那些最喜欢的事开始“讨好”他们,和他们一起玩滑滑梯、开火车、做游戏,让他们多多的快乐体验,并在来园时积极消灭哭声;在晨锻时与他们迎着太阳公公一起做早操;在用餐时介绍不同食物的丰富营养,当孩子们积累了足够的快乐体验时,我再回忆这节集体活动,当然就有了这些聪明“小鬼”积极的回应,快乐的对话。而我的活动目标也在愉快的对话中顺利地完成了。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孩子们的积极讨论和用心思考,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视。所以教师常会为了一个好的过渡提问而冥思苦想,可见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如何设计问题,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践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一、深入故事情境,循序渐进式提问。
小班的孩子都喜欢参加童话色彩浓厚、情境体验较强的活动,虽然我们的课程安排的主题活动中有很多生成和预成活动皆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但是小班的主题活动素材,如果经过教师加工处理之后,更能将孩子们引入神奇、多彩的童话世界,也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