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81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摘要〕 科学教育理论认为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教学法对幼儿的发展与成长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游戏在我国幼儿教育中仍旧没有得到认同。游戏大多数时候充当了“配角”的角色,处于幼儿园教育的边缘地带。推动幼儿园教育的游戏化,让游戏活动回归幼儿园已经成为国内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任务。由此出发,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意在发掘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必要性,指出游戏应该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并探求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游戏 幼儿园 教育理念 教学游戏化
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更是促进了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纲要》进一步提出了把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同时,近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向人们证明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尊重幼儿游戏权利,保障幼儿充分享受游戏,快乐成长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幼儿爱好游戏的天性
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并不成熟,其行为的受动性、依附性和模仿性非常强烈,而相对的,其行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正处于一个逐步萌芽、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教学游戏化主张要保证幼儿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要尊重、爱护幼儿主体性,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主体性。教学的任务不能仅仅限于传授知识经验,更重要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建构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的过程,而是幼儿作为活动主体在外部刺激和环境的作用下获取经验的过程。
第一,幼儿必须了解自己充分享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活动的主题、内容的权利,而不需要为迎合教师的要求来决定干什么;第二,成人必须提供符合幼儿兴趣的物质条件,以保障其对活动主题、内容进行自主选择的实际可能性。后者是前者成立的条件。因为如果教师只给幼儿提供了一种或有限的选择机会,那么虽然幼儿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在本质上也不具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二)教师是促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另一重要因素
教学游戏化能否成功实现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贯彻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由传统模式向游戏化模式的转变,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游戏化所包含的教育理念主要表现在:教育环境的创设、教育目标的呈现、教育内容的生成、教育活动的指导、教育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教育者要以实现教育目的为最终目标,自觉地为儿童提供包含社会文化内容的教育性的游戏环境、游戏的材料等发生游戏的外部条件,并引导儿童进入游戏状态。此时的教育对于儿童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但对于教育者却必须是“先知先觉”,游戏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共同融汇为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才是教学游戏化实现的基本保障。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性
游戏与教学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各自具有其自身的价值内核,二者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学游戏化的价值取向在于充分挖掘藏于教学与游戏两种活动中的共同价值,以发挥二者的共同作用,最大可能的实现其对于幼儿教育的有效性。教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