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513
论中班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
[摘 要]音乐是一种声音和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影响有着特殊的作用,称之谓“心灵的语言”。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适宜的音乐活动应能够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我园也非常注重幼儿的音乐教育,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也会播放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利用这些音乐来调节幼儿的情绪。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
1、音乐在日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目前我班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有效开展音乐活动的思考
4、结 语
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快乐的,只有关注儿童的主体发展与精神需求,幼儿音乐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活动、中班
音乐是一种声音和艺术,它运用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影响有着特殊的作用,称之谓“心灵的语言”。它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适宜的音乐活动应能够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我园也非常注重幼儿的音乐教育,在日常活动中我们也会播放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利用这些音乐来调节幼儿的情绪。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才能。
1、音乐在日常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调节幼儿情绪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妈妈、鸭姐姐、月亮阿姨、风婆婆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2)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前提。使音乐给予了孩子想象、创造的空间,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音乐通过音高、音值、音量、音色等万般变化的手段。构成了音乐的“语言”,这种语言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创造力。使孩子容易记住歌词。随乐曲协调地自编自蹈。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视听觉、动作神经、大脑细胞无一不处于积极状态,有益于身心愉悦、思维发展。如:在中班开展的教学活动《我是一只小茶壶》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充分的进行了想象、大胆创编,让幼儿听着音乐里的歌词,用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创编简单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好的、更快的掌握歌词,也可以让幼儿更好的了解茶壶在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用处。又如在学习歌曲《春天在哪里》时,幼儿懂得了美好春天的知识,产生了对春的联想:春天的山林、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农民伯伯和播种。在歌曲《小树叶》教学中,让幼儿了解到秋风吹、树叶飘的自然现象,体验“树叶离开妈妈”的悲伤和“春天会回来”,充满希望的情感。同时启发幼儿想象秋风吹,树叶飘的情景。每一个想象,都反映了孩子活跃的思维和无限的创造力。
2、目前我班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只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音乐教育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提供机会,并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而实践中,许多教师过分强调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同时,对于如何认识、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传授之间的关系,也心存困惑。在我班的音乐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一节音乐教学活动结束后,幼儿基本上都已经学会了唱这首歌曲,记住了歌词,但是,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审美教育,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审美教育也是不太好操作的,即使做了也显现不出来的。比如:歌曲《小手拍拍》孩子们可以一边演唱歌曲,一边做动作,学习的兴趣可浓了!有的歌曲我们经过改编后增加一些新的有趣的内容,如:《抬花轿》这首歌用的是流行歌曲的旋律,我们给它配上一个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边听故事边学歌曲,学的可认真了,有的孩子甚至自由结伴创作表演歌曲!还有的歌曲是我们自己创编的,比如《新年真快乐》,我们根据孩子们过年时的所见所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