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182
如何在表演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性发展
[摘 要]幼儿进入大班后,对于分角色表演非常的感兴趣。他们在学习表演的过程中很投入,能够在老师的指挥下,利用准备好的道具进行有表情、有语气、有计划的表演。但是仔细想来,这些看似成功的教学成果,却只能提升孩子的表演效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更需要提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己想办法和他人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恰恰可以在表演活动中体现。
[关键词]主动 能力 办法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幼儿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主动性,克服内疚感.发展幼儿的主动性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在的幼儿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许多成人几乎包办幼儿的一切事务,导致幼儿主动性发展水平低.如果我们不关注幼儿主动性的发展,不承认幼儿的主体地位,不爱护幼儿的独立人格,不尊重幼儿的个人价值,仍把幼儿当作家长的附属物和教师的配角,那么就可能会造成幼儿日后被动消极的人格,使得"温室中的花朵"难以适应未来的发展。主动性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认为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主动性,因为决定幼儿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是他们的兴趣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往的表演区活动中往往是教师做导演,指挥幼儿如何表现,如何排练。幼儿的表演效果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从而被淡化了。《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不断求新与创造。幼儿自己的艺术既体现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的水平,也显示出他们在某项活动中的天赋和潜能。那么怎样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支持幼儿的创造和表现,促进幼儿在表演活动中主动性的发展呢?我们在大班也进行了这样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