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41
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措施
[摘要]《纲要》指出幼儿与人、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幼儿刚入园时,由于年龄小,行为能力的控制不好,很多表现出来的语言和动作没有意识。这些都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家庭教育的不良倾向、幼儿园的环境与教师的态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对此类问题的发生,教师将积极与家长配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小班幼儿 攻击行为 原因
小班幼儿都是刚脱离父母,到幼儿园新环境生活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不好,很多表现出来的动作和语言没有意识,不知道会带来什么后果,因此幼儿间经常会发生打人、推人、咬伤和抓伤现象,给幼儿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其中有2个例子让我记忆犹新:毛毛,男,2岁4个月,发生时间上幼儿园16天,情况表现:中午午睡,教师上卫生间,两幼儿没入睡,床紧挨着,毛毛用手去拿咪咪床上的小熊,咪咪不给,毛毛用嘴咬咪咪的背和手,造成7处牙伤印,印迹很深。熙熙,男,2岁1个月,发生时间上幼儿园2个月,情况表现:中午午睡前,教师给幼儿把尿,熙熙和文文两名幼儿之间为了抢板凳,熙熙用双手把文文脸抓伤,造成幼儿两侧脸红肿,抓伤共8处,印迹很深。事故发生后,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对事故作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
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教育措施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