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65
浅谈幼儿爱心与同情心的培养
[摘要]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不仅能建构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社会性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将对人一生的成功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对幼儿进行爱心与同情心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营造一个融洽的氛围、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爱护身边的小动物、让礼貌成习惯并让孩子多交往,拓展交往空间来培养孩子的爱心与同情心。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并开展多形式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在社会环境中,结合身边发生的事进行随机教育、给予爱创设爱的机会、利用节日及一些比赛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
[关键词]爱心 同情心 幼儿发展
当今幼儿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时代的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应具有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人格、个性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中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只知道获取,而不知去爱别人,不会体谅他人的难处与痛苦。学前阶段则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孩子具有同情心、爱心对孩子一生的成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因此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成为幼儿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了爱,孩子就会去关心、爱护、同情。孩子会同情了,说明爱的幼苗已在他心中滋长了。爱心与同情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下面我就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来谈一谈心得体会及具体措施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