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62
浅议学龄前儿童自我伤害行为的起因与矫治
[摘要] 自我伤害是指个体经历一段长时间反复不断的或习惯性的自己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当个体自我伤害行为反复出现,说明个体的人格发生了障碍,影响其自身的生活发展与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的多方面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功能的综合性良好反应,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学校的抚养、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纲要》指出,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积极开发儿童的脑功能,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为人的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而从小具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儿童,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与矫治,严重的会发展成人格障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该了解原因并帮助儿童进行矫治,使儿童的身心得到正常化的发展,防止儿童形成人格障碍。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人格 自我伤害行为 起因与矫治
一、问题的提出
人格(PERSONALITY)一词,在心理学中用来表示一个人典型的、贯常的行为和/或这种模式的个人特点,自我伤害是指个体经历一段长时间反复不断的或习惯性的自己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当个体自我伤害行为反复出现,说明个体的人格发生了障碍,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活发展与身心健康,而且对他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甚至会对社会也形成侵害。心理健康是人的多方面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功能的综合性良好反应,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学校的抚养、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纲要》指出,要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积极开发儿童的脑功能,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为人的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而从小具有自我伤害行为的儿童,如果不及时进行预防与矫治,严重的会发展成人格障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在儿童中存在着自我伤害的行为,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90年代,儿童中存在有因为不高兴或者不顺心,打自己的头或者脸的个例,但存在比例较小,而且儿童在经过轻微自我伤害得到宣泄后,情绪即恢复平静,而后也没有再次发作。而到了21世纪,特别是这两年,科技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上的新生事物也比较多,也许各种各样的综合因素造成了儿童中自我伤害的个例的增加,而且有的行为表现比较怪异,在数量上与形式上都有了增加的趋势。教师应该了解其中的原因并帮助儿童进行矫治,以使儿童的身心能得到正常化的发展。防止儿童与环境产生不良互相作用,发展出人格的异常化,甚至形成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