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72
论幼儿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
[摘 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爱心”教育作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一大课题,涉及的内容很广。本文从班集体爱心氛围的创设、在各项教育教学、日常活动之中渗透爱心教育、在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爱心”行为以及加强家园合作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爱心” 和“同情心”的培养。
[关键词] 幼儿 同情心 爱心培养
一、创设班集体爱心氛围 ,激发幼儿“爱”的情感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也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很注重为幼儿创设“爱心”行为的环境。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是平常而琐碎的,但却日复一日地反复出现,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特别注重对孩子爱的教育,使孩子时时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如:常用喜爱的目光去注视孩子,经常与幼儿拉拉手,摸摸他们的头,组织幼儿一起为生病的幼儿制作贺卡,从家里给他带小礼物等等;又如天热的时候,活动结束后他们满头大汗,我经常给他们擦擦脸、擦擦背;教师节那天,那位叫“华宇辰”的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祝你节日快乐!你上课很累,又很热,我送你一块毛巾,让你热的时候擦擦汗吧”,我听了心里真觉的是一种甜甜的滋味。幼儿最初的爱心情感是在与成人同伴交往中形成的,通过自己的模仿,尝试逐渐产生巩固,因此,为培养幼儿的爱心情感,老师和父母首先有一颗爱别人的心,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情操,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使幼儿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感受别人对他的爱,同时也慢慢地学会主动给予别人爱。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还直称孩子的乳名,鼓励孩子之间也直称乳名,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孩子的情绪,而且能增强老师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亲切感,使孩子在幼儿园中感受到融洽和谐的氛围,家的氛围,爱的氛围,好多孩子都回家很幸福地告诉妈妈说:“老师和小朋友喊我小名了,我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