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080
早期家庭教育中父亲的参与情况
摘要 社会性是个体由于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幼儿社会性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成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方面,日益受到广泛地重视。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必然受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家庭常常被认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动因。因为家庭是儿童社会联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因素。因此,研究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提及家庭教育时,多数指向的是幼儿的母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的父亲往往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故本的主要内容是现阶段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情况和幼儿社会性发展状况,最后发现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情况与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极为显著,但父亲的参与家庭教育的情况并不乐观,对此,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 父亲 家庭教育 幼儿 社会性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培养目标,尽管素质教育己经包括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我们对儿童社会性的培养一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一些幼儿、青少年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能与周围的人友好合作,不关心他人,与同伴、老师、家长的关系紧张等。同时,已有的研究表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关键期,幼儿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①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幼儿园、家庭、社会,而其中家庭教育又是最为直接与深刻的,尤其是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他人”,父亲和母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在家庭里,儿童学到了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技能、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等。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一生,而学龄前期又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尽管儿童要进入幼儿园和小学,家庭的作用随之消减,但是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依然较长,家庭本质上不同于朋友、教师、邻居和同事的短期关系。”所以说,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家庭教育关系的关注是很急切和必要的,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对幼儿在性别角色定位、社会交往能力、独立性等方面都有很独特的影响力,那我们以往的研究在对父亲参与家庭教育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上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呢?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有关幼儿社会性发展性的相关研究
幼儿社会性发展问题在人类的哲学思考和教育实践中由来已久。个体的社会化,作为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很早开始就受到心理学界的注意。最早对社会性的研究要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他强调个人早期的经历和适应社会的人格的发展。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较早的具有代表的是美国的史密斯用评定法分析幼儿之间提问的问题和相互反应。40年代后,对社会性的研究主要在家庭和父母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其中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学习理论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到了60年代,开始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幼儿,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具体涉及到观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