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294
幼儿教学与多元智能理论的整合
[摘要]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本文结合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从教育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教育三方面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幼儿能力多元化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对 “纲要”精神、发展幼儿潜能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具有很大的潜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幼儿园 多元智能 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与中国幼教发展的背景
1967年,美国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在从这以后的二十年间,美国对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多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在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作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