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962
陈鹤琴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教育教学理念探究
[摘 要]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批判了传统教育以教师讲为主,将重心放在灌输知识上的教学理论,反对压抑幼儿力量和思想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把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理论中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论是幼儿园坚持“活教育”教学原则的必要依据;更是当今我国幼教实践深化教改,树立和更新教育理念的源头。
[关键词] 活教育 教学原则 幼儿教育改革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是我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人和奠基人。他终生探索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活教育”理论,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承认。他的“活教育”理论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并把“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的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首要条件,也在培养幼儿的德育发展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一、“活教育”的教育目的
陈鹤琴在“活教育”目的论中明确而全面地提出了教育目的,即要教幼儿“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强调了“做人”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丰富了“目的论”的内涵,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世界人”。陈鹤琴还指出“在团体比赛中,我们可以学习许多做人做事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