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点击下载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培养的内容之一。勤俭节约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勤劳而节俭。从古至今,勤劳节俭始终是我们中华民族倡导的优良美德,古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著”,今天我们提倡“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作为教育的启蒙阶段,我们幼儿园老师应该从幼儿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养成其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养成呢?在此,我想抛砖引玉,谈谈粗浅的认识和见解。
培养节约的意识
节约是人的一种品德。在我们的身边浪费纸的现象特别严重,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来认识纸。纸的材料是木材,在幼儿园里我们可以开展“纸是我们的好朋友”“书本是怎么来的?”等专题活动,让孩子知道浪费纸张就是浪费木材,就是破坏环境,也等于是危害了我们的身体。知道树对人类的好处,我们呼吸的氧气是树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树用手臂拦住风沙让空气新鲜;树用无形的手安抚土壤免遭流失;树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朋友。还可以进行纸的探索活动,让他们在模仿造纸的过程中深刻的体验到一张薄薄的纸也是来之不易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受到深刻的体验,同时这些体验又转化为约束和指导幼儿行为的指引。从情感上让他们体验到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使他们产生节约的意识。相信幼儿获得的这些体验将使他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