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儿道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它是指教师根据幼儿道德教育的任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抓紧、抓好良好的道德教育,根据幼儿知、情、意、行的特点,既注意一般教育,又注意个别帮助,既开导,又训练,做到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为幼儿一生的良好道德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幼儿 教师 道德教育 优良品质
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我们的国家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礼貌是良好的道德行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都应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始,往往自己未来的方向和从小的习惯养成有一定关联。”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长期以来,幼儿园经常使用的德育方法不外乎说服、榜样、行为练习、奖惩法。它们往往是自上而下、 由外而内地把一定的思想、认识或观念赋予幼儿,而不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实践而得到正确的观念,更不是让幼儿运用智慧和经验与环境相互作用后产生正确的认识。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道德观念,不容易牢固,稍有变化,便会出现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