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点击下载
正文: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的侵略他人身体或用语言侮辱他人的行为。研究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孩子,5岁时仍爱打架;6—10岁时的身体和语言攻击的数量能很好的预示10—14岁时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吵的倾向性。因此,千万不能小看了小孩子在幼儿时期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语言和行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各种表现及危害
幼儿期的孩子会经常地出现攻击性行为,而且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的差异,年龄
越小的幼儿,其攻击性行为就越明显,一般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以男孩为多。具体表现为抢别人的玩具、物品,争游戏角色及打人等等。以下便是我在以往教育教
学中碰到的几个典型例子:
比如以前我班上有个小朋友看到别人在玩玩具,他也想玩,于是一把抢过来,而不知该说:“你能借给我玩一会儿吗?
例2. 有个女孩子正在搭积木,玩的开心时,另一个男孩竟一脚把她搭好的房子踹倒,于是两人发生冲突,可这男孩便动手打人,毫不讲理。
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