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查找文档相关文献,介绍本论题目前研究现状、研究成果等内容。
天然药物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海洋生物,矿物等,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十八世纪以前是人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汤剂。随着十九世纪以来现代医学和化学制药的飞速发展,天然药物由于其自身的明显缺陷逐渐失去了人们的重视而面临被淘汰,特别是在西方化工合成药技术发达的国家。近二十年来,天然药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回归自然”的呼唤中苏醒,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我国,天然药物又称中草药。它与传统的中医药学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遗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天然药物的结构和治病原理愈加期待,在高科技的帮助下,人们也以正在如愿以偿。世界各国特别是像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国这样的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研究本土的天然药物资源,让其在今天能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主要有糖苷类化合物 生物碱类、萜类、香豆素、黄酮类、强心苷类、挥发油等化学物质。对它们的研究常从有效成分或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分析工作开始。我国中医药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产地和采收季节上的差异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往往会不同,更有甚者,提取分离方法不同,其有效成分含量乃至功能也会相差很大甚至影响其疗效。为了有效合理地利用天然资源,对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它不仅为治疗疾病发现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科学根据,还可为人们按照天然产物的结构进行药物的人工合成提供技术支撑。
天然药物传统提取分离技术
一、溶剂浸提法
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有的亲水性基团多、极性大而表现出较强的亲水性,有的亲水性基团少、极性小而表现 出较强的亲脂性。一般来说,亲水性愈强的化合物愈容易溶解于水以及甲醇、乙醇等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而亲脂性愈强的化合物愈容易溶解于石油醚、苯等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通常使用的溶剂提取方法主要有水加热提取(水煮)、醇提、其它有机溶剂提取。
二、分馏法
对于沸点不同的液体物质,通过常压或减压分馏可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该方法常用于中草药的挥发油成分的分离。由于挥发油成分复杂,有些成分沸点相差不大,因此此法只能达到初步分离,要得到单体化合物往往还需结合其它方法。
三、吸附法
利用吸附剂对物质的选择吸附来达到分离精制的目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氧化镁、硅藻土、吸附树脂等。其中吸附树脂是最为常用的吸附剂,可分为非极性、中极性和极性类。
四、沉淀及盐析法
该方法是利用某些中草药成分可与特定的试剂作用产生沉淀从而达到分离或除去杂质的目的。最常用的沉淀反应是铅盐法中性乙酸铅或碱式乙酸铅在水或稀醇溶液中能与许多中药成分生成难溶性的铅盐或络盐沉淀,沉淀过滤经一系列处理即可分离。
五、升华法
中草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升华性质,采用此法进行纯化。如樟树中的樟脑、茶叶中的咖啡因,一些植物中存在的苯甲酸等。
六、结晶和重结晶
中草药中化学成分分离纯化的最后阶段往往需要采用结晶、重结晶和分步结晶的精制方法。结晶是构成物质的原子按一定的空间晶格排列而成的,一般在形成的过程中其他不同的分子便被排除在外,从而达到精制纯化的目的。通常初析出的结晶多少会带有一些杂质,需要经过反复结晶,才能得到纯粹的单一晶体,此步骤称为重结晶。
膜分离方法
根据分子的大小,采用具有一定大小微孔的膜,使小分子成分通过膜孔透到膜外,让分子较大的成分留在膜内,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它主要包括透析和超滤"透析是利用某些化学成分在溶液中能通过半透析膜的特性而达到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超滤是用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 的多孔膜作滤膜进行过滤的一种分离方法。
中国是最早应用天然药物防病治病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中药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检测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用以控制产品质量的药品质量标准亦日趋完善。为了确保天然药物的临床疗效,必须对天然药物的质量标准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