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营销 服务
一、市场经济呼唤商业银行营销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银行一直处于“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根本谈不上营销意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主体意识增强,“没有营销,就没有市场”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共识,市场营销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战略日益受到重视且发展迅速。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强化市场营销的外在动力。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加强市场营销的内在动力。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客户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是银行效益的源泉。要使利润最大化,唯一的选择就是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方式,树立全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尽力向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强化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的偏好,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是商业银行加强市场营销的催化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大调整,个人客户金融意识日趋成熟,对金融产品的选择性增强,他们要求商业银行提供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金融产品和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公司客户在选择金融伙伴时,在安全性和方便性等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能提供一揽子、高质量服务的金融机构。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动态地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仍囿于传统的经营模式,势必被市场淘汰。 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是商业银行加强市场营销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为商业银行开发、研制金融产品,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面开辟了新的途径。如储蓄通存通兑业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的金融产品的竞相推出,在增强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能力的同时,使客户享受到了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理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严格地按照政府的计划从事经营活动,无需考虑树立什么经营观念,也不存在对市场营销活动的管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走向市场、适应激烈同业竞争过程中,借鉴工商企业和国外商业银行开展市场营销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活动,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推出了信用卡、国际业务、代收代付等一系列深受客户青睐的服务,目前,市场营销已进入我国商业银行日常管理范畴,其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开始注重塑造自身形象。各家银行形象鲜明的行徽、行服等已成为客户识别各家银行的显著标志;“窗口”岗位采取了限时服务、承诺服务、微笑服务、一米线服务等服务方式,大力推广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聘请社会监督员,增设客户座位,努力营造一个舒适优雅的经营环境,以优质服务稳定老客户,争取新客户。 2、增设了分支机构,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各家银行以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来拓宽产品销路,竞争市场份额。普遍开始应用微机办理业务,部分大中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ATM、POS机已经联网,实行存款通存通兑--。鳞次栉比的营业网点电子化服务极大的方便了客户,加速了市场资金流通。 3、业务种类多样化。随着市场的发展,银行先后推出了定活两便储蓄、信用卡、消费贷款等业务形式满足了客户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4、大力开展业务宣传。配合新产品种类的出现,银行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业务宣传。比如:散发宣传单、刊登报纸及影视媒体广告、赞助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上门服务,渐渐注重应用广告、公关等现代营销手段促销。
分析我国银行目前的营销工作,营销管理基本上是处于初期阶段,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改革刚刚起步,市场机制尚未健全,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政府的影响和控制,营销工作刚刚起步,而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受到传统计划体制下经营方式的影响,其营销观念更显淡薄。目前,在具体的营销管理运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难点。
三、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一)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