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化营销的定义 ··········································3
1、个性化营销的具体概念········································3
2、个性化营销的的形成及实现条件································4
3、个性化营销的策略············································5
二、传统营销与个性化营销的区别·································7
1、传统营销的定义··············································7
2、二者的区别··················································7
3、个性化营销的优势············································8
三、论述分析个性化营销的成功案例·······························8
四、结论·······················································9
五、参考文献···················································10
内 容 摘 要
营销的个性化,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量体裁衣。是指企业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分别设计不同的产品并提供相应个性化服务的营销模式。在中国企业营销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这种营销模式,它避开了中间环节,注重产品设计创新、服务管理、企业资源的整合经营效率,实现了市场的快速形成和裂变发展,是企业制胜的有力武器。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性化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个性化营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针对一个消费个体生产一种特殊的商品,个性化营销中“个”是指顾客个体,并非绝对地确指一个顾客,其目的在于唤起营销者对每一个顾客个性需求的关注,强调企业应充分重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营销响应。同时个性化营销也不是传统的细分市场,而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把传统的大规模成品生产转变为标准零部件组装成各种不同的成品,以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本文通过我国营销的发展变化,了解了个性化营销实现的环境,并且针对不同的层面,提出了个性化营销的策略,多方面来分析如何做好个性化营销。通过阐述传统营销及其特点,和个性化营销做出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其优势。最后更以全球知名名牌作为成功营销案例,进一步论证分析了个性化营销的重要性。
关键词:营销 个性化 传统
营销的个性化研究
一、个性化营销的定义
1、个性化营销的具体概念
“个性化营销”是指企业根据不同顾客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分别设计不同的产品并提供相应的个性化服务的营销模式。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将不同顾客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并根据不同顾客的特定需求,强调在观念上充分关注每个顾客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并以国际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持,识别每个顾客的个性化需要,并相应做出各种营销反应,柔性生产为实现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不同顾客特定需求的营销模式。
通俗地讲,个性化营销就是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顾客。每当顾客提供希望如何得到服务的信息,而企业则基于这种互动而针对这个个体顾客调整企业的行为时,那么企业就投身到了一种一对一的客户关系。“个性化营销”中“个”是指消费者个体。“个”并非绝对地确指一个顾客,其目的在于唤起营销者对每一个顾客个性需求的关注,强调企业应充分重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营销响应。
个性化营销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起来的“关系营销原理”基础上不断深化延伸的结果,是围绕顾客关系产生的新型营销手段,其实质是关系营销,“大规模生产,个性化服务”是它最大的特点。 个性化营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针对一个消费个体生产一种特殊的商品,这样做在现实生产中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个性化营销中“个”是指顾客个体,并非绝对地确指一个顾客,其目的在于唤起营销者对每一个顾客个性需求的关注,强调企业应充分重视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营销响应。同时个性化营销也不是传统的细分市场,而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把传统的大规模成品生产转变为标准零部件组装成各种不同的成品,以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
个性化营销即企业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及人的个性需求的满足推到空前中心的地位,企业与市场逐步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建立消费者个人数据库和信息档案,与消费者建立更为个人化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市场动向和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一种个人化的销售和服务,顾客根据自己需求提出商品性能要求,企业尽可能按顾客要求进行生产,迎合消费者个别需求和品味,并应用信息,采用灵活战略适时地加以调整,以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调合作来提高竞争力,以多品种、中小批量混合生产取代过去的大批量生产。这有利于节省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不仅如此,由于社会生产计划性增强,资源配置接近最优,商业出现“零库存”管理,企业的库存成本也节约了。
2、个性化营销的的形成及实现条件
20世纪的中国企业营销,应该说走的是一条以模仿为主的道路。改革开放的20年来,西方企业营销理论与方法从引进传播到推广应用,多数企业基基本上是“照葫芦画瓢”。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营销是仍然走以模仿为主的道路还是走以创新为主的道路呢?对此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营销创新,应该成为21世纪我国企业营销的主旋律。营销创新是21世纪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在21世纪之所以要以营销创新为主旋律,开展个性化营销,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1、买方市场的形成。1996年是我国买方市场形成的关键年,由于经济“软着陆”的成功,我国市场开始出现 全面过剩现象。据国内贸易局提供的资料表明,1999年上半年,在605种主要商品中,供大于求的品种占72.2%,其佘的品种也基本利于供求平衡状况。不仅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过剩,甚至连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行业如电力、煤炭、交通等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铁老大”已没有了“老大”派头,“电老虎”也失支了昔日的威风,中国市场已由过去 的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总供给小于总需求,企业只要仿效别人的 生产和营销做法就能获利。而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因而企业只是仿 效别人的生产和营销则难以成功,只有走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的营销特色,才能真正得以生 存与发展。21世纪的我国市场是一个长期的买方市场,坚持营销创新,是企业立足于买方市场之宝。
2、加入WTO。经过十几年的马拉松谈判,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我国加入WTO后,会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和降低关税,这必然导致更多的国外企业和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从而使得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外企业一般实力雄厚,营销力强,国内企业欲与之抗衡,不仅应走联合之路,而且要加强营销创新。如果一味效仿国外企业的营销做法,那么在这场中外营销战较量中容 易败下阵来。中国家电市场曾一是洋产品的天下,长虹、海尔、小天 等一批民族企业奋起 抗争,勇于创新,终于夺回了市场。因此,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况争和强 大的国外对手,唯有以营销创新方能取胜。
3、知识经济的挑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将逐步替工业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 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强调创新应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 的竞争力大小取决于其创新力的强弱。企业创新力包括多个方面,营销创新力是其核心要素 之一,企业只有大力开展营销创新,才能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4、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对世界绿色浪潮的蓬勃兴起,中国政府庄严承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我 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各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辙,实行“洁净化”生产和营销,这就要求企业放弃传统的工业时代营销做法,探索新的营销做法,即进行营销创新。
“销售未动,调查先行”,掌握每一位顾客的详细资料对企业实施个性化营销来说相当关键。这就意味着,营销者对顾客资料要有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对于准备进行个性化营销的企业来讲,关键的一步就是能直接挖掘出一定数量的企业顾客,且至少大部分是具有较高价值的企业顾客,建立自己的顾客数据库,并与数据库中的每一位顾客建立良好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顾客的终身价值。为此,一方面,企业必须掌握包括顾客习惯、偏好在内的所有其他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从每一个接触层面、每一条能利用的沟通渠道、每一个活动场所及公司每一个部门和非竞争性企业收集来的资料中去认识和了解每一位特定的顾客。对于顾客的数据库,需要进行动态的更新,随着客观环境和顾客生命周期的改变,企业的顾客数据库也应该随之进行改变。
企业在互动式网站和数据库为支撑工具的前提下,整合运用个性化的网站、个性化的E-mail、个性化的网页、顾客的兴趣追踪等相关工具,既可以与顾客建立亲密友好的联系,又可以创建个性化的营销信息,包括每个顾客的喜好、购买模式、针对他的最有效的沟通技巧等,以此来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顾客服务,开展个性化营销活动。
3、个性化营销的策略
1.主题产品营销
主题产品营销的重点是主题产品,通过原有主题产品的改进、新主题商品的开发或其他营销手段等尽可能把更多的产品销售出去,其主要目的是更高的销售额或利润。如月饼是中秋节的主题产品,企业可以通过节假日大量的广告、抽奖促销、价格策略等手段在节日过去之前最大限度地销售;情人节时,花店老板也会千方百计卖掉更多的玫瑰等。主题产品营销是第一层次的主题营销,这种纯粹的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在产品之外付出更大的努力,正如李维特所说:“现代竞争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生产些什么,而在于它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什么内容——诸如包装、服务、广告、客户咨询、融资、送货、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
2.主题品牌营销
主题品牌营销其重点是主题产品的品牌,它不再仅着重产品的销售,而是注重对主题品牌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对主题品牌的塑造,可以提高企业声誉,提高企业产品的顾客忠诚度,一个深意品牌不仅意味着固定持续的购买,还意味着较高的溢价和利润。如在上海中秋节月饼市场,杏花楼则是一个深受居民喜爱的品牌,它代表着质量的优异和历史的久远,也象征着一种亲情的持久。对主题品牌的注重,实际上超出了主题产品的层次,它的目的不再是短期的销售,而代表长期的较持续性的利益。从竞争层次上讲,主题品牌营销已经上升到品牌的竞争,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它表明对顾客利益的进一步拓展和维护。
3.主题文化营销
主题文化营销则是更高层次的主题营销方式,它的营销重点不是具体的产品或某一个品牌,而是主题中所蕴含的文化,它是指导消费者节假日活动和购买行为深层次的东西,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节假消费行为和内容。主题产品是主题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物质上的载体之一,主题文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礼仪、制度、行为方式、消费程序、通过颜色和声音形成的文化氛围等,因此,主题文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综合体。主题文化营销研究的是节假文化对居民节假主题消费的影响,通过精心设计的主题产品和适当的主题促销活动去满足人们内心的愿望和需要,使消费者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主题文化营销的目的是达到商品文化和节假文化的和谐和融合,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不仅是一种物质利益的获取,更有一种文化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愉悦。主题文化营销与主题产品营销的区别与其说是产品文化含量的差异,还不如说是一个营销观念的变化。主题文化营销关注的不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或物质利润,而是精神上的满足,这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营销与个性化营销的区别
1、传统营销的定义
传统营销是一种交易营销,强调将尽可能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尽可能多的顾客。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消费者已经习惯这种固定的模式。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有很强的交流性,可以看到现实的产品并体验购物的休闲乐趣,同时也更取得了大众的信赖。
长期以来,大多数关于营销管理论述中的核心概念是4Ps—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也即营销组合,它概括了营销管理人员的主要决策依据。自从迈卡锡(1975)22年前首次提出4Ps 这一精练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人们就一直用它来表述营销管理的主要任务。当确定了一个目标市场以后,营销经理必须制定一系列针对目标客户进行销售和建立长期关系的计划。营销计划包括产品、价格、促销、分销等决策,营销经理通过这些决策在有限的组织资源中实现其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迈卡锡的4Ps理论一直沿用至今,许多营销教科书仍把4Ps作为核心概念,以此来组织各个方面的营销实践。
传统营销的特点:1.服务思想急待提升,服务体系不完整。2.服务流程长,服务效果差。3.一线服务缺乏力度,整体服务形象不醒目。总之,传统营销中的传统服务体系,除了少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很强的国际经营意识的企业有一定的水准和深入人心的服务体系之外,大多数经营企业并没有把这种服务体系的建设延伸到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来,没有真正地沿引到实现市场化的竞争优势上来。
2、二者的区别
传统的营销组合主张管理人员必须首先确定需出售给顾客的产品是什么。这些决策主要包括产品所具有的特征、为顾客带来的好处、质量水准、数量和包装等等。在专家意见、直觉、敏锐的洞察力、和系统的市场研究基础上,产品的决策是基于产品本身——它是什么,和它能为顾客带来什么。决策者一旦决定开发这种产品,就要做一个营销计划,详细制定该产品如何定价、送货和促销。营销的概念,这一被广泛讨论的商业哲学,始终强调4Ps因素在决策中的一体性,以形成统一的战略。我们认为个性化是所有营销战略中的重要因素,它应包含在产品开发之中,并以有关个性化的程度和性质的决策来指引产品开发的方向。当决策者开发这种产品时,他们应把想要提供给市场的个性化的程度融入其中。这一考虑将影响产品生产的批量定制方式,以及怎样使服务个性化。
对一个服务性产品,管理者应决定是否每一个顾客都需要完全一样的服务(如公共汽车),或是否每一个顾客都需要完全不同的、独特的服务(如出租车)。服务商始终面临这一问题。当他们设计服务时,他们要考虑有多少服务可以产业化,有多少服务只能个别提供。正如银行可以兑换每一张支票,自动柜员机ATM也能自动进行这些兑换业务。而贷款,则需要大量的个别接触,使整个申请贷款和获得贷款的过程成为了个性化的经历。服务性产品个性化的程度是消费者偏好、操作效率和营销战略的函数。
3、个性化营销的优势
与传统的目标市场营销相比,个性化营销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更加充分地体现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就是“顾客至上”,“爱你的顾客而非产品”的思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个性化营销是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自行设计,改进出来的产品,是顾客最满意的产品;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能带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和消费者保持长期的互动关系,企业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的生产,不会造成产品积压;缩短了再生产周期,降低了流通费用;另外,个性化产品为产品需求价格增加了弹性,售价提高,从而提高了单位产品利润,企业经济效益自然凸现。
三、论述分析个性化营销的成功案例
论及个性化营销,不能不提戴尔。因为戴尔几乎成了全世界个性化营销的一个标签。自1990年以来,戴尔股票增长了870倍!其实,把该公司引向巅峰的理念就是个性化营销: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计算机,并向客户直接发货。如戴尔公司为福特公司不同部门的员工设计了各种不同的配置,当通过福特公司内联网接到订货时,戴尔公司马上就知道订货的是哪个工种的员工,他需要哪种计算机,戴尔公司便组装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很快送到客户手中。
剖析戴尔的个性化营销模式,我们可以简洁地得出这样两个结论:一是直销,为用户提供最廉价的电脑;二是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这也同时表明,即使是抛开PC的行业色彩,我们一样能获得一个财富巨子创新经营的有益启示。
表面上看,这种直销方式是传统营销方式的轮回(比如上个世纪70 年代大型计算机公司的产品直销),但深入分析后就会发现,戴尔公司的长处在于,保持了面向用户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优势,同时它的产品又具有极好的开放性,从根本上避免了原来那些大供应商们的垄断倾向和高额利润。能够得到优质服务又不为供应商左右,这正是现代社会对于供应商的共同诉求。
其次再看“量体裁衣”的服务。在戴尔公司看来,这是一种不需太费思量的服务方式。销售人员持续通过免费电话与顾客交谈,解答顾客的疑问,而后接受订单,这个过程也就发现了顾客的好恶。这些信息将全部纳入公司的顾客资料库。在戴尔公司,这样的资料,总数已超过 200 万份。公司凭借这些信息,持续改进产品形态和服务。以客户福特公司为例,戴尔公司接到订单时就已经全面了解到,哪个工种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公司据此组装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并很快送到顾客的手中。
显然,戴尔公司所提供的个人电脑系统都是迎合顾客需求的。比如,顾客可以选择不同尺寸的显示器、不同品牌的微处理器或者其他的配件设备。顾客所收到的笔记本或台式电脑,都已经装上DOS、视窗等操作系统,以及文字处理、报表处理等套装软件。“量体裁衣”的服务还不仅仅如此,戴尔公司还承诺:保证48小时内到达服务现场;保证48小时内送到并更换机器;保证不到两个营业日交出订货等等。
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曾经说:也许我不知道如何设计或制造世界上最棒的电脑,但我却懂得如何销售。在这个“客户经济”时代,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接近顾客,然后竭尽全力取悦顾客,这个理念可以成就一个戴尔,当然也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其他领域的戴尔。这也该是戴尔模式给予我们的启迪。
四、结论
在这个“客户经济”时代,个性化营销以一种创新的方式接近顾客,然后竭尽全力取悦顾客,这个理念可以成就一个戴尔,当然也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其他领域的戴尔。
参 考 文 献
1.沃德.汉森(美).网络营销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
2.刘翠萍.浅议网络营销工具[J].江苏商论,2006(2)
3.艾伦(美),卡宁(美)和耶克尔(美).一对一网络营销[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姜旭平,黄敏学.网络营销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