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三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二)
开展听、说、写课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
听与说的教学活动联系紧密。在必修模块各单元听说课教学中,我们尽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整合听说內容,对学生进行听说技能的有效训练和培养,把听说技能进行有机的融合;促进学生开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乃至书面表达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决定英语听力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教师只有知道听力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和了解学生在听力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设置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符合学情的教学步骤,才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培养学生的听力、听懂全文、理解大意、完成任务等。必修模块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侧重培养听的策略和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它主要包括:① 预测下文内容;② 抓关键词;③ 听大意和主题;④ 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⑥ 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⑥ 判断语段的深层含义;⑦ 评价所听内容;⑧ 听并执行指示语;⑨ 排除口音、背景音等因素的干扰等。
为了优化听力教学,我们采用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与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步骤来开展听力活动。以模块4 Unit11 Lesson2 Paparazzi为例。该部分听力材料具有难度大、信息量多、时间长和各信息之间关系相对松散等特点。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
听前活动:我们在学生听录音之前,通过介绍与听力主题Paparazzi相关的环境、看图讨论、利用语境介绍生词、理解话题等热身活动,导入有关词汇和语法,激活与话题方面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推测和联想。提出听的任务,让学生清楚听的目的以及听时他们需要做的事情。
听时活动:考虑到要学生把握如此高难度、信息量丰富、耗时长的听力材料的确要花一定的心思。为此,我们把整个录音化整为零,分割成几部分,引导学生使用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互动模式。主要步骤如下:
⑴ 泛听 即为把握整体意思的听,让学生在听第一遍的时候,获取听力材料的话题或主旨大意等。在放录音前,教师布置以下问题: What’s the listening text about?
⑵ 选择性地听 通过设计如下练习培养学生Listening skills,帮助学生了解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
1. Where is the conversation taking place?
A.in the stadium B. in the studio C. in the study
2. According to Dr Lindbrow,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o blame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paparazzi?
A.the media B.famous people C. journalists
3. In Dr Lindbrow’s opinion, the paparazzi ______.
A.shouldn’t be defended. B.should be allowed to risk the legal costs.
C.should have the same rights as all journalists.
4. Princess Diana’s death showed that ________.
A.people have taken action against the paparazzi. B.the paparazzi risked expensive legal costs.
C.the methods the paparazzi use are always illegal.
⑶ 精听 结合Exercise 3 Complete the notes which summarise Dr Lindbrow’s words. 对听力材料从语言、语法、词汇以及语音方面做进一步学习。 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在必要的时候,反复播放几遍录音或停顿,逐步提高学生快速记忆的能力。在句型特别复杂的地方,我们通过问题的形式,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兼顾不同的类型听力材料对听力理解造成影响, 把听力材料中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的典型句子集中起来,设计成“补全信息”的题型,便于学生熟悉各种英文话题语言特色。
听后活动:为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和用所获取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或假设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丰富多样化的听后活动, 通过听力训练语言输入带动说、写语言输出技能的训练。以听力课Paparazzi听后活动为例。⑴ 讨论话题:Voice your opinion: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rgument that taking photographs of famous people is part of news reporting? Do you agree? Why or why not? ( Ex5 ) 为简化学生口头表达难度,避免学生因语言积累贫乏而消极回避,甚至于闭口不讲的问题,我们采用提供Key words ,或Sentence patterns,甚至Examples的形式帮助学生克服障碍,积极开口参与课堂教学实践。⑵ 口头或书面表达:围绕听力课Paparazzi听力材料提供书面表达主题:How should the media respect famous people’ privacy?帮助学生提炼出要点、反思所学內容,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把听、说、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又如模块5 Unit15 Lesson2 Different schools,我们在确保完成听力训练任务的前提下,拟定两个话题,即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schools/ Alternative schools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后谋篇成文,听、说、写技能的培养相得益彰。该单元Communication Workshop一课更是听、说、写技能有机结合的一个典范。经过有效的讨论导入主题,充分的听力信息输入训练后,再指导学生运用所提供的Speaking Strategies进行主题为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的热烈辩论,并以此命题让学生进行课后书面表达,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卓有成效培养听、说、写技能。
⑵ 注重教材阅读策略指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 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语言技能方面七级 读(即必修模块)提出如下目标:
① 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② 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③ 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理解语篇意义;④ 能够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⑤ 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⑥ 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杂志;⑦ 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基于上述新课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本套实验教材提供题材多样,体裁各异,信息量大,语言知识面广的阅读材料,特别注重对阅读策略的指导。在必修模块阅读课中分别引导学生进行Prediction;Reading for details;Reading for main ideas;Sequencing;Dealing with difficult words;Completing notes;Identifying facts and opinions;Dealing with culture references;Paragraphs and headings;Identifying accurate information;Making inference;Completing texts with sentence gaps;Using linking and reference words;...等阅读策略的指导。
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丰富材料,精心设计教案,增大课堂的双边活动量,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实践,把阅读教学真正落实到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对于日常课堂的课文精读教学,我们重视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培养言语技能、技巧。利用课文教学的导读、分析、讨论、练习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各种形式阅读策略的指导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留心作者的表达方式。
导读预测:课文导读是引导、吸引学生去阅读,或给他们以悬念,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是阅读前的准备工作。我们通常对有关细节设计较简单的导读问题,让学生根据背景知识、相关图片、文章标题、甚至文章体裁等进行读前预测。例如模块1Unit 1 Lesson1 City and Country,Unit2 Heroes Lesson3 Sports Stars, Lesson4 Superhero等等人物描述课文提出问题,如What is the text going to talk about?或者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Which of these topics do you think it will mention? 进行课前导读预测。这类问题训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悬念,再输入课文信息,感到读有所获,增强阅读全文的信心。
语篇分析:对阅读中的课文分析我们力求采用整体教学法,即让学生掌握课文梗概,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象,然后用全文的语义图象去理解段、句、词组、单词的语言形式,把语言形式的教学和语言意思有机地相结合,着重解决四个问题:① 文章主旨大意;② 作者思想观点;③ 事实细节材料;④ 词、句理解。阅读课文教学注重语篇教学,注意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把握全篇的文脉,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结构特征,如线性结构的时空顺序,情节发展,层次结构的主题句,支撑主题句的具体事实等。比如利用必修模块2 Unit 5 Let’s dance指导学生通过查找主题句,确定文章中心思想;利用模块5 Unit 13 Lesson1 EQ:IQ,Lesson 4 First impressions,Unit 15 L 4 Understanding等文章指导学生通过利用过渡词、语气转折词、语法修辞、语篇结构明确作者观点及创作意图。特别是利用Unit 13 Lesson 1 EQ:IQ,Unit 15 L 4 Understanding等议文档指导学生把握全篇的文脉,了解语篇结构,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学生学会纵观全文,对段落的内容融会贯通,对文章有个透彻的理解。。同时我们也注重把课文的词句融入语境中去学习、理解,避免独立于语篇的整体教学之外去逐句释义,而是努力帮助学生在文章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用法,并通过上下文线索(context clue)和词的构成线索(word formation clue)确定、猜测生词的准确含义。
讨论归纳:阅读中的讨论、讲解围绕涉及关键点和理解的阻塞点,避免离开课文或中断学生的理解而进行操练和无意义的扩展练习。阅读后力求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归纳,对话题的中心、写作意图、特色,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进行讨论,以达到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模块5 Unit 13 Lesson1 EQ:IQ,遵循新课程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教育。因此,在提倡以多元智理论为指导选拔人才的时代,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看待情商与智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与成长,显得尤其重要。
科学整合教材,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本套XXX版实验教材容量大,体现在内容多,词汇量大,课文难,语法细, 而每个模块都有其限定的教学时间,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个极大的挑战。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应该根据我们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所教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己的习惯、特长来作出选择,灵活地把新教材中的内容作弹性处理或增加,或删改,或浓缩,或简化,突出重点,巧破难点,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珍视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等宝贵的教材资源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上出“自己的课”,包括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和实施“自己的课”。对于那些生僻词汇较多的听力内容及重复训练,运用意义不大的语言练习进行果断、大刀阔斧地删减。而对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感而发,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意义的语境进行修改或替换。例如:模块5 Unit 15 Learning Lesson 3 Teachers的leading-in部分可设置以下任务: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What makes a good student? Who is your favourite teacher? Why do you like him/her? In what ways does the teacher help you? 因为这些话题更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话可说。
本套实验教材以模块为单位,以单元话题为中心系统开展语言学习。教学过程我们提倡以模块为单位,按模块内单元前后教学顺序进行组织教学活动。但是有时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单元内知识呈现的先后顺序。以必修模块3 Unit 9 Wheels 为例,Lesson 1 On Your Bike, Lesson 3 Clean Machines, Lesson 4 Car Culture及Culture Corner America on the Wheel可放在一起,精读教材与泛读教材相结合,通过阅读课信息输入,使学生对此单元中心内容有个完整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积累足够的信息与知识储备。然后教师整合该单元教材,通过介绍小车发展的历史、小车给生活带来方便及其负面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现状,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符合了《高中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三维教育理念以及增强他们文化意识的教学目的,并且也培养学生把语言知识的积累提升为语言技能应用的能力。
三、实验教材教学中的遇到的难题与困惑
难题一: 与旧教材相比,显然易见,新教材大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输入,其输入远远大于输出的要求。此外,新教材全部采用英文编写,需要的词汇量太大,很多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难题二: 在语言输入量和学生活动大大增加的情况下,本来已有限的学时相对来说显得更加珍贵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值得探讨。
难题三: 学生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本套教材时都表现得兴趣盎然,信心十足,但由于词汇量大,语言学习材料多而广,但周围又欠缺相应充足的语言环境,导致学习与实际渐渐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容易逐渐消磨掉。
难题四:由于教材刚实施,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辅导资料缺乏。教材配套练习Language Power质量不尽人意,因此经常被大刀阔斧删减掉,为此,心里极不踏实。如何解决训练与资料处理方面的后顾之忧?
难题五:由于课时量不够,相当部分的课文随堂练习,Project,Literature Spot,包括Unit Diary都被忽略,有何良策避免偏离教材编者的初衷?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如何卓有成效地利用本套实验教材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与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高中英语新课程三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