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二)
传统的复习方法,教学方法都是老师将分布在每本书中零碎的知识点,语法帮助学生归纳好,整理好。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听,记笔记。学生纯粹在进行被动的学习。课堂气氛完全是老师的“一言堂”。长此下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两极分化想象。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对英语课程的任务要求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要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由同学个人归纳出相应的语言点,语法点。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小组之间的讨论等,归纳出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复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每一位同学在在整理,归纳知识点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过程,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的相互讨论,更是一个集思广益,相互补充知识遗漏的过程。同时,在这过程中又是一个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我们在总复习时都会遇到不少的动词词组,到底是由老师归纳好?还是由学生自主归纳的效果好呢?如在复习 make 为中心的词组时,可以先由同学自主归纳出:be made of ; be made from; be made in; be made by; be made into; be made out of; be made up of. 等。老师再布置以下练习加以巩固:
⑴ The shoes _________________my mother.
⑵ Our grade ________________ nine classes.
⑶ The cloth ___________ silk.
⑷ The wine ________________ rice.
⑸ Grapes _______________ wine.
⑹ The pen ____________ Shanghai.
⑺ The soil _____________ the dead leaves above.
⑻ The wine bottle ______________ glass.
这样,比起老师直接的,枯燥的归纳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
⒊ 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主要方式,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启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我国目前的学校普遍具有班额大,学生多的特点,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难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中够的“说”的机会。小组活动(group work或pair )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分为:自愿结组(Friendly Grouping);不同水平混合编组(Multi-ability Grouping );同等水平编组(Single-ability Grouping)邻里分组 (Neighbourhood Grouping )。我们国家目前班型大,学生数多,采用第④种为宜。前桌两人回头与后桌两人结成人数为4人的小组,另一种是同桌两个人组成的对子小组(pair)。小组规模小些,一是为了讨论人人有机会,参与活动;二是为了减少腼腆学生的拘谨感。
分组后学生可以通过围绕教师所给的话题进行语言活动,或操练语言知识,或发表个人见解,或通过讨论获得某个问题的答案。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大学生语言的实践量,还能够培养学生在群众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同学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他们各自的个体上,而且也体现在他们的群体上。我们应当鼓励同学间合作互助,集思广益,依靠集体力量来主动积极获取知识。
精心设计主体活动。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
新编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多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兴趣浓厚,教师可以创造性使用教材,发挥各组的优势,把教材转换为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如,我们可结合高中英语 《Module1》Unit 3 Travel journal课文教学,请班中有旅游经历的同学用英语讲述自己的“Travel experience ” “ Travel Preparation ” 让大家分享其中的“fun”。
在教学《Module 1》Unit 1《Friendship》之前我们可以安排一次由主持人、正反方等组成的Debating:“What kind of friend do you want to make ? ”这样一来,一篇篇在传统教学中由老师讲解、分析的乏味的“满堂灌”的英语教学转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英语活动课。既在活动中让学生理解了所要的学习内容, 又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得到了发挥。
⒋ 引入课堂竞争机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评价能力是教育目标六个层次的最高层次。在复习中,通过预习、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解答、讨论、辩论、课堂互问、互答,学生学会了对自已的复习状况进行评价,通过相互评价找到了学习方向、学习方法的不同之处,看到了差距。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行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分数制,采用多元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改革评价体系,确立具体评价体系,实施形成性评价,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评价项目可以是口语、课堂学习及策略运用、书面作业、平常小测、组际竞赛(合作学习)各方面,采用自评、组评、家长老师评价相结合方式,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从而有力地起到对英语学习全过程的监控作用,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从而培养和激发起学习英语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以口语测试、建立学习档案和课堂评价为例。在口语测试方面,在课堂上坚持让学生做值日报告(Free talk),根据值日生的水平,采用师生问答、看图说话、对话表演、讲故事、复述课文等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评价方法:老师给值日生当场评价,作好记录,另外每学期评定2次,按学生层次,口试分三种题型:机械型(朗读课文、回答老师简单问题等)、练习型(如提供图片话题、扮演角色进行口语表达等)、交际型(提供情景,学生之间承担角色进行表演),并将口语成绩按10%比例记入期中和期末总成绩。
在学习档案方面,让学生本人建立学习档案。包括以下内容:⑴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英语问题;⑵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⑶解决问题的反思;⑷作业,试卷记录(包括成功或不成功的记录);⑸制作的图片、卡片、照片,学生录音;⑹收集有关资料(如英语形成性评价记录等);⑺阅读范文;⑻学生的作文,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要让学生随时翻阅,不断反思自已的学习历程,以便全面了解自已的学习过程,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已的成长和进步。
在课堂评价方面,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仅要运用测试性评价(测验、听写),还要大量运用非测试性评价(观察、提问、抢答、小组讨论),学生针对自已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制订一个新的学习计划。教师针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自已的教学计划。这就是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与常规性课堂教学不同。
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的相结合有效地发展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学习中设计如下的表格来促使学生自主的学习英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 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表 (一)
Unit
姓 名 预习作业完成情况 参与课堂活动次数 课后学习体会
新课程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