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三)
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评比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总计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注:第一名:5 分,第二名:4 分,第三名:3 分,第四名:2 分 )
小组活动问卷调查表
调查人数 调查选项
调查内容 总是 经常 有时 很少
1.小组活动中使用英语
2.指出纠正对方造成的错误
3.感到有信心,没有心理能力
4.希望教师指导活动的开展
5.配合开展角色表演或对话,采访等活动
6.积极争取发言机会,加入交际活动
7.感到自己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多了
8.有助于英语成绩(特别是口语)的提高
9.感到合作愉快
课堂活动问卷调查表
调查人数 调查选项
小组活动形式 很喜欢 喜欢 不太喜欢 不喜欢
值日生报告
游戏
抢答
小组竞赛
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
辩论
采访
⒌ 传授各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自主学习开辟道路
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学习策略,不具备解决学习中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即使想学,学习也无法顺利进行。“新课标”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及独立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只有既掌握了知识,又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⑴ 用“备忘录”来指挥每天的学习——用一小本子记录每天的作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中学学习的科目多,再加上大部分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对自己学习的合理的安排,对每天的任务,没有做到心中有数,就容易造成顾此失彼,随波逐流,能做多少算多少,用“备忘录”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及时检查学习情况,避免因长期没完成任务而造成的积重难返。
⑵ 做好笔记——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常以此激励和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并进行不定期的小组相互抽查。记笔记有利于上课集中注意力,也有利于课后的复习、巩固、比较和随时翻阅,随时补记。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归纳总结语言现象规律,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⑶ 更正错题,做好错题集,学生和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讲了多遍,做了多遍的题目还错。错误率的逐渐减少,才能真正提高成绩,因此做作业一律要求用英语本来做,以便老师在批改作业的同时,检查作业的更正情况,而且必须用红笔更正,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经常翻阅,及时弄清疑点、难点。同时,自己认为还存在的疑问,或教学建议也可以写在错题集上。以便老师及时了解情况,做到教学相长。
⑷ 组织学习方法,经验交流学习体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的培养,有不少同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肯定有一些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着困难。本着“为了一切学生”出发,我们可以叫一些学习成绩较好,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同学作这方面的经验交流。看着一个又一个原本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在讲台上慷慨激昂的介绍自己在自主学习的成功经验,不少同学定会萌发奋起直追的勇气。学习经验交流会不仅激励了已经取得成功的同学的积极性,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一大批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了成功的信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在学习能力的习惯。
⒍ 培养学生自觉阅读英语的习惯——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
近年来,高考试题中阅读量在不断增加。阅读理解有五篇,连同完形填空、短文改错等与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密切相关的题型,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重视。
要提高英语水平,在学好课文知识基础上,必须加大阅读量,阅读是学生接受大量语言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大纲》的要求,从高一年段起,学生每天至少要阅读一篇400字以上的文篇,到高中毕业时,才能达到36万字的阅读量,然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需要经过师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点一点地提高,因此要有计划,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训练和指导。
⑴ 结合教材每日布置一篇阅读材料,(注意广泛选材,涉及社会政治、自 科技、史地文学、文艺宗教等。)课前5—7分钟,采取 Duty report 。由每小组的成员轮流上台复述所读文章,或讲故事,并就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各小组进行抢答,笔答等形式。进行了小组竞赛。检查和了解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根据需要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种课前的 warming up 同学们都乐意参加,既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水平,也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进行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⑵ 精读训练。利用教材中课文作为精读训练的主要材料。学生阅读前,先组织学生查找及搜集有关的背景材料,做到对阅读的课文心中有底,读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后的题目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课文。此时,不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做太高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group work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使用字典及有关参考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力求让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内容有确凿的理解;课堂中教师对生词及语言点通过提问,组织学生讲座等形式诱导学生自行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课后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⑶ 泛读训练。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单纯靠教科书中的课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教师要使学生尽可能在阅读的量上进行一定的扩充,以此来巩固精读中所学过的英语知识,为此,精心选择推荐同课文难度相当的阅读材料。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大胆地边猜边读,不必每个字都查字典,运用scanning法,快速掌握文篇大意;运用skipping法,快速寻找所需信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阅读能巩固已学的词汇,语法知识,能接触了解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达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⒎ 培养使用工具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⑴ 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字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被动地等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⑵ 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查阅的习惯,选择与课文配套的参考书,以备预习、复习巩固之用;⑶ 充分利用所订材料——如《维克多英语》,凡是《维克多英语》有讲解的内容,老师不再作具体解释,只解释有疑难的部分,用提问的方式来授课,并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利用参考书情况。
⒏ 逐步放手,让学生能自主学习
⑴ 碰到学习中的难题,先试着翻阅查找词典或其他工具书来寻求答案;⑵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报网、上网等方式搜集与所学内容,有价值的材料,如学《Module 2》Unit 2 The Olympic Games鼓励学生查找与奥运会有关的资料,——有什么来历,典故、特色等,最后进行筛选、归纳、比较,形成了帮助课文理解的资料;⑶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如学完《Module 2》Unit 1 Cultural relics 布置讨论:Whether it is right for whoever finds valuable cultural relics to keep them. 不要求统一答案,不论观点的是与非,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五、结束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是雅克·德洛克,因此该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参阅《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确切地说,此书名应译为《学习—内在的财富》,重在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其中指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learning to be.素质教育的内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个人与个人之间,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及竞争机制的引入,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学生。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创新合作精神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为学生创设一种自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宽松气氛。就能使中学英语教学达到“高效”、“长效”的效果,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J].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8).
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 初中卷 第二集,高中卷 第二集[J]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8
[2]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XX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卢莉,《中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M],《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2
[4] 许长征,《感悟英语新课标》
[5] 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M]《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第七期.
[6]《全国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大学出版社.
[7] 2004—2005学年《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第七期交流平台 [N].
新课程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培养(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