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进行英语语感阅读教学(二)
Topic:Five one-act plays
Step 1: Planning a drama
Exploring the Issues
·the features of play
·the characters in each play
·the abstract of each play
Key Questions
·What is little Johnny trying to say?
·Why doesn’t Mrs Stone want to let her room to the old man?
·Why does Mrs Hill want to leave her husband?
·Who are the men from London who come for the Professor’s invention?
Task Division
·Play assignment
·Role assignment
Step 2: Getting started
Building Belief
·Teacher plays in role, and try to create a vivid and authentic environment.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of five to play in role, while teacher plays in role to make the five one-act play as a whole one.
Step 3: Deepening the drama
Use one sentence to reveal the moral of each play
⑵ 影视欣赏(Movie Watching)
利用原声电影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阅读的作品。在学生阅读了《简爱》之后,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利用会声会影影视制作工具,根据学生阅读的故事情节,我们制作了一个故事情节完整,配有英文字幕,大约40分钟的电影《简爱》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电影,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去,对阅读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接下来进行了两项活动。一是列出故事中的五个人物让学生进行人物的描述和分析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由此引导总结出描写人物的写作手法。二是假设你是故事中的St John Rivers, 你还没有忘记 Jane Eyer,你从印度给她写去了一封信,重申了你希望和她结婚的请求,请你试着来写一写这封信。
⑶ 朗诵会(Oral Reading)
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在学生阅读完莎士比亚的名著《仲夏夜之梦》以后,我们开展了朗诵会的活动。一是因为该剧故事情节非常生动,二是因为该剧使用对话体写成,人物角色多达二十二个,再加上旁白,可以最大程度地使每个同学参与进来。
首先,提前一周的时间,给分配了每位同学的角色,接下来,同学们需要去理解自己的角色在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尽量读的逼真,然后,就是在课堂上大家的朗诵,适时配上音乐,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朗诵。尤其是故事最后的诗歌朗诵部分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部分。Fill the air with music. Fill the house with light. Fill the sleepy lovers’ heads. With happy dreams tonight. 当这样的诗句配合着优美的音乐从学生的口中诵出的时候,无疑,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感受到了语言之美。
在学生朗诵的时候,我们用DV把学生的朗诵记录下来,经过后期制作,发给学生和家长,让家长和我们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⑷ 师生对话(Discussion)
师生对话是指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导读《灰色夜枭》这个故事时,结合故事所配的图片,我们尝试了师生对话的方法。
首先,展示主人公的图片,教师补充必要的信息,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这个人是谁?他做了什么?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说的一句话:Remember. You belong to Nature, not it to you. 想一想,nature 是指的什么?为什么我们属于它?有没有身边的例子来证明这句话?接下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主人公在森林中生活的图片,思考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什么他选择这样的生活?然后,留下悬念,最后,他怎么样了?他做了些什么?他成功了吗?或者他做到了他想要做到的事了吗?在师生的对话结束之后,剩余的一点时间则留给学生开始阅读故事。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的阅读带有强烈的阅读兴趣。
⑸ 写作(Pattern Writing)
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了很多的语言材料,但是这些语言材料如何才能变成学生的写作的素材,在学生写作的时候发挥作用呢?教师在其中可以发挥一个引导者(guide)的角色,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言形式(pattern of the language)。在学生阅读了故事《厄舍府的倒塌》之后,我们开展了一个写作活动,从该故事中学习写作形式。
首先,师生一起讨论故事描写的氛围是怎么样的?作者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描绘这种气氛?勾画出这些词语。在黑板上尽可能多的把他们都写下来。然后整理归类,分出哪些是环境的描写,哪些是人物心理的描写,哪些是语言的描写等等。然后,师生共同讨论为什么房子会倒塌? 引导学生关注利用它的象征意义的写法特色。接下来讨论故事中哪些人死了?怎么死的?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离奇性是如何在三方面的影响下实现的。
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分析,学生注意到了故事中的语言形式。接下来,我们给学生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是学生熟悉的学校里的某处,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学到的词汇和语言形式尝试着写一段话来描述它。最后,大家小组内相互交流,看谁写的最好。课后,大家分别选择学校里不同的地方,再写一段话,经过师生修改润色,最后由教师把学生的文章收集起来,统一装订成书的样子,加上封面,配上插图,然后再给学生传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五、结束语
尽管对于整体语言教学还存在争议,但是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整体语言教学理论的语感阅读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6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四)显示, 87.6%的被访者对语感阅读的学习兴趣较大(≥4),95.4%的被访者认为阅读难度可以接受(≤2)。80%的被访者反映阅读对英语学习有较大帮助(≥4)。学生平均阅读18.7本,最多的是25本,最少的是8本。学生比较喜欢的书集中在侦探类的故事,如《福尔摩斯故事》;以及悬疑冒险类的故事,如《厄舍府的倒塌》,《基督山伯爵》等。如表四:
问卷调查表
1.你对故事的阅读兴趣如何? 0 1 2 3 4 5
2. 你认为故事的难度如何? 0 1 2 3 4 5
3. 你认为阅读对你的英语帮助如何? 0 1 2 3 4 5
4. 你一共读了多少本书?
5.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
不可否认,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关的实证研究还非常不够,接下来更多地还需要进行实证研究。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普遍反映课外阅读的时间难以保证,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合理地安排阅读还需要付出更多地努力。最后,对于教师而言,在准备材料时也时常感到工作量非常之大。不仅要熟悉故事,设计活动,还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这无疑对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⒈ Holdaway, D. (1986). Guiding a natural process. In Duane R. Tovey & James E. Kerber (Eds.), Roles in literacy learning, 42-51.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⒉ Smith, F. 1988. Joining the literacy club [M]. Portsmout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⒊ Saracho, O. (1993). Literacy development: The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In O.N. Saracho and B. Spodek (Eds.), Language and Literac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⒋ Goodman, K. 1986. 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 [M]. Portsmouth: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⒌ Victor Froese, 1991. Whole-Language Practice and Theory [M]. Ontario: Prentice-Hall Canada.,Inc,.
⒍ 韩宝成、刘润清, 2008,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育回眸与思考(一)--政策与目的 [J],《外语教学与研究》(2)
该文获第十届全国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科研文档评比中获一等奖
运用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进行英语语感阅读教学(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